在10月21日举行的2023北京攀岩联赛第三站赛事开幕式上,海淀区地质大学附属中学还被确定为“北京市攀岩竞赛培训基地”。

一座攀岩墙成为高校与中小学育人协同桥梁。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今年开设了攀岩课程,引发很多人的羡慕。更“香”的是攀岩课程已正式加入学校课程表中从此以“常驻嘉宾”身份,成为学生日常锻炼的形式之一。学校还会不定期组织初三高三学生和教职工课余时间进行攀岩体验,还邀请周围社区街道和全海淀区中小学生到校进行攀岩体验活动,充分利用攀岩场地、教学师资和设备资源,发挥海淀教科院体育研究中心和学院路学区优势,开展特色体育教学工作和师生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运动能力、心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生存能力等。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杨宝华介绍,学校想不断扩大学生们在校园内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和空间,为此学校引进了这个只需要垂直拓展运动空间的攀岩项目,“在我们看来,攀岩是一项具有育人价值和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功能的运动,它既要练力量,还要胆识与智慧,学生们要根据岩点分布的不同方位,思考攀爬的力量与路线。”这个过程不仅是简单考验体育技能,更挑战着孩子们战胜自我的意志,“今年,我们在校园中建设起攀岩墙,不仅要突显学校未来发展的特色方向,更是要让孩子们发现并规划自己的发展路线,最终获得人生价值。

据了解,学校把各学科与地球学科相关联,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价值。地大附中以申报高中特色校为契机,与中国地质大学协同培养,构建了以“地球科学”为抓手的特色课程群,攀岩就是课程群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学院路地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资源众多、人才基础深厚,海淀区将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学校进一步“绑定”,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协同育人特色课程。未来,学校还将以攀岩课程为基础,拓展领域,构建更丰富的特色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更多技能,为人生搭建更多可选择的空间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