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淀区甘家口街道消息,甘家口街道为老年人量身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从老年人的日间照料、特殊人群的长期照顾、配餐中心的营养膳食到医养结合的无缝式服务,让甘家口街道的老人不出街道,就能享受到全链条的养老服务。近年来,甘家口街道持续增强资源整合统筹能力,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承载能力,目前已经构建起以医养结合、智慧养老为主要特色,居家、社区、机构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努力满足辖区群众养老多层次、个性化需求。

据介绍,甘家口街道辖区面积6.8平方公里,辖24个社区,常住人口11.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2.9万人,约占常住人口的25%,人口老龄化情况明显。近年来,街道通过持续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甘家口街道已经建立起“3+9+24+N”的养老工作体系。

甘家口街道养老工作负责人介绍,“3”是指甘家口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甘家口街道老年餐配送中心、医养结合老年健康服务管理调度中心;“9”包含了花园村、增光、进口等9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这其中就包括,今年新建成的增光社区养老驿站以及建设部社区养老驿站;“24+N”则是指通过采取新建、改造、整合资源等方式,增加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通过更专业的养老服务体系,辐射到24个社区,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专业、精准的养老服务。

作为甘家口街道建立的首家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集中央厨房、食堂和配餐服务为一体,设有适老就餐位80余位、普通就餐位40余位。在甘家口街道的指导下,一方面在现有的养老驿站、社区服务空间陆续试点设置了无接触智能餐柜,建立起了可覆盖全辖区的就餐取餐网点。另一方面组建了专、兼职的上门送餐队伍,初步打通了从订购端到制作端到配送端的服务链条,创新完善了“中心配餐、网点取餐、就近用餐、上门送餐”服务模式,切实有效解决了区域内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同时,在今年新建成的海淀花园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设置了日间照料床位,提供包括短期照料服务、助洁服务、中医理疗等多项养老服务项目。另外,驿站还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合作进行医养结合、家庭医生服务,并通过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人员的支持,辅助医疗服务,推动“健康”进社区。

“为了满足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目前,驿站正在建设社区居家护理站,可为老人和家庭提供多层次的社区和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实现按需服务,精准服务,可有效缓解服务范围内供需紧张的情况。”市政协委员,该驿站负责人余立新介绍:“服务体系搭建完成后,驿站将以医养结合中心和护理站为支点辐射辖区内养老驿站、照料中心、社区和家庭,可为有需求的老人和家庭提供上门巡诊、护理服务、康复指导,健康体检和送药服务,以满足社区老人的医疗,养老双向需求,真正实现社区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自今年9月以来,甘家口街道已经开展了养老服务联合体“心手相连,老有所依”主题系列宣传活动。“活动集中展现了甘家口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形象化地展示了养老联合体的基本功能,增加老年人对甘家口街道养老联合体的认识,丰富地区老年人对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需求的选择,推动老年人共享经济,促进资源互助,让更多老年人真正受益。”甘家口街道养老工作负责人表示。

“甘家口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是指甘家口街道通过系统摸底辖区内养老服务供需信息,为街道养联体服务平台提供了数据支撑;搭建甘家口街道养联体调度中心,打造甘家口街道养老服务议事厅;同时设计推出了“微心愿”“微行动”“微故事”服务行动,推动形成了养老服务和社区治理互相嵌入互为补充的甘家口街道“养老服务议事厅”,有效解决老年人的急事、难事和操心事。并出台了相关规范性文件,有效完善了甘家口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