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木条、胶水、牙签,看似简单的一堆材料,到了脑子灵活手又巧的孩子手中,就能变成造型别致的无碳小车,凭借着无污染的动力系统自动行驶。近日,“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劳动技能大赛北京赛区决赛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来自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等各城区以及天津、河北的1000余名选手展开对决。
据介绍,1000余名参与决赛的选手经过区赛初赛、市赛选拔赛,从北京赛区总参赛人数的5000人中脱颖而出。劳动技能大赛分为“绿水青山(无碳小车)”“神机妙算(数字素养)”“负重致远(创意结构)”三个赛项,意在考察和培养学生用数字思维解决问题,动手实践创新创造等能力。经过激烈角逐,现场共产生6支冠军队伍。在“负重致远”比赛中,我区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的韩卓坤、杜昱锦、张铭浩获得了小学组的冠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朱钰、张恒润、范峻屹获得了初中组的冠军。在“无碳小车”的比赛中,我区来自北大附中新馨学校的马忠毅、刘瑾致、李予潇获得了小学组的冠军;来自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知春分校的王炳城、杨子琪、樊天湦获得了初中组的冠军。“神机妙算”现场不出成绩,赛后成绩出来时会统一公示。
本次比赛是面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在校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大赛是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之一,旨在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多元思维、劳动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来自羊坊店中心小学的一位带队老师表示,如果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不仅锻炼他自身的创造能力,还能锻炼现场应变的能力。
“孩子们的表现非常棒,我们希望能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也借此机会向其他地区选手学习,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劳动技能类赛事北京赛区组委会执行主任曹佳表示,本次北京赛区决赛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学习、交流、成长的机会,希望以此为契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据了解,本项赛事由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组委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劳动与科技工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联合主办,由北京市教育学会、海淀区科技教育协会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