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革命纪念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首站。近日,海淀区香山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红色印记——香山红色文化的传承”为主题,组织青少年开展“红色宣讲”活动,进一步加深辖区青少年对香山红色文化历史脉络的了解和掌握。
“同学们,你们知道与香山地区革命历史有关的人物都有谁吗?有谁知道海淀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在哪里成立吗?”“中法大学最初设在西山碧云寺,1922年下半年,中法大学成立海淀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海淀地区成为北京市建立中共地方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活动中,香山街道“五老工作室”宣讲员田春霞用问答的形式,与青少年进行互动。
随后,田春霞从早期香山红色文化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在香山,以及香山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3个方面,详细讲解了香山慈幼院、中法大学新式教育的兴起、海淀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香山地区党员发展相关的香山地区早期党组织的革命斗争事迹,以及革命先辈在香山的革命故事,并结合新中国诞生,讲述了中共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制定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绘建立建设新中国宏伟蓝图的伟大事迹,以及1949年10月1日,海淀人民组织了一支600余人的方队,参加开国大典,与首都人民一起见证新中国的诞生等海淀历史故事,同时向青少年说明了坚持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
宣讲结束后,香山街道党群工作办公室干部张凡为青少年发放了记录香山故事的红色书籍《红色印记:香山特色文集》。青少年纷纷表示,通过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感悟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苦和辉煌,今后将发奋学习,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张凡介绍:“香山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工作室’充分利用香山红色教育资源,为青少年讲好党的故事、讲好香山红色故事,是街道引领青少年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伟大,在青少年中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此外,今年香山街道还通过开展红色先锋志愿服务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红色主题手工活动、青年读书会、参观革命旧址等活动,不断加深地区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对百年党史的了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我们也将持续做好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工作。”
香山街道将继续发挥香山红色文化优势,持续开展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学习教育活动,以红色文化激活新时代青少年红色基因,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爱党报国情怀,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