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弘扬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上好社会“大思政课”,助力基层治理;让我们聚力科技创新,激发活力源泉。参与中关村发展历程,赋予中关村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9月21日,2024中关村开学季主场活动中,来自高校师生代表、海淀区街镇和社区书记代表共同发布“海·青”社区服务行动倡议,将进一步凝聚青春力量打造“多元共治”社区治理新格局。
“我很愿意参加‘海·青’社区服务行动。”活动现场,一位高校学生代表表示,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劳动+专业”实践模式非常贴合实际,能让高校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中,实现参与感、价值感“双提升”。
从2023年12月起,海淀区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展“海·清”社区服务行动,围绕“红色、志愿、人文、科技、和合”五个方面,共实施了15项举措,开展特色活动150余场,参与学生1500余人次,服务居民7000余人次,形成了区校“双向奔赴”的“化学反应”。
近日,为推动海淀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以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为牵引,通过校地“双向赋能”,在海淀区与清华大学试点的基础上升级拓展,海淀区委社会工作部发起“海·青”社区服务行动计划2.0,将社区服务行动覆盖至全区各街镇、高校。“海·青”社区服务行动计划2.0版本是在1.0版本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的成果,成为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据介绍,“海·青”社区服务行动计划2.0版本在1.0版本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五项升级,扩大服务范围,将服务行动从清华大学试点扩展至全区各街镇,实现更广泛的社区覆盖;增加服务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科技应用场景和人文关怀项目,丰富了社区服务的多样性;强化组织保障,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实施项目化管理,确保服务行动的有效实施;提升参与度,通过精准的需求对接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促进资源共享,推动高校资源与社区资源的互融互享,实现校地双方的共赢。
“海·青”社区服务行动计划2.0版本的发布,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多样化的服务和更高质量的生活体验。随着“海·青”社区服务行动计划2.0版本的深入实施,海淀区的社区治理将更加充满活力,社区文化将更加丰富多彩,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