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发挥青少年志愿者在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组织参与等方面的作用,近日,海淀区各街道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开展趣味垃圾分类宣传,旨在通过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带动家庭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联合学院路街道办事处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培训讲师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志愿服务礼仪知识,分类知识结合互动问答、真实案例分析,调动起小志愿者们学习的热情。“回收一吨废纸,可再造出850斤新纸,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大家生活中如何处理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家里的玻璃瓶、纸箱可以卖钱!”小志愿者们积极踊跃地回答,一个个知识点从课本走入大家的生活。培训结束后,小志愿者们走进学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区进行入户宣传。大家手持宣传页,耐心地向居民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和分类方法。

甘家口街道建设部社区开展了“红领巾在行动-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活动,首师大实验小学的学生和来自建设部社区的小朋友们踊跃参与。建设部社区工作人员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为大家细致讲解并现场开展了示范演练。小志愿者们经过培训学习后走入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和厨余垃圾可以不“破袋”的新政策。

此外,紫竹院街道招募了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和少年中小学生志愿者,开展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主会场设在中央民族大学社区居委会,通过深入浅出的知识讲座以及直观的桶站值守示范,正式拉开了活动的序幕。身穿蓝色志愿马甲的志愿者们出现在桶站前、广场里、社区内,耐心细致的垃圾分类值守服务、精彩纷呈的宣传讲解点亮了紫竹院街道的大街小巷,营造了浓厚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

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固体废弃物管理科科长孟占江表示:“希望通过志愿活动的开展,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团体加入垃圾分类的宣传团队,把‘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将垃圾分类做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