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早上,万众期待的2024滴滴海淀马拉松(简称“海马”)在中关村壹号鸣枪起跑。本次赛事作为首届海淀马拉松比赛,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赛事,设置全程马拉松项目(42.195公里),参赛规模达到10000人。经过激烈角逐,男子组方面,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AHUNIMADDISUWORKENEH以2小时19分45秒的成绩荣获冠军,来自中国的选手李勇杰以2小时21分26秒的成绩荣获亚军,来自中国的选手王杰以2小时21分52秒的成绩荣获季军。女子组方面,来自中国的选手黄菲以2小时36分25秒的成绩荣获冠军,来自中国的选手冯丹以2小时44分50秒的成绩荣获亚军,来自中国的选手伍玲以2小时45分18秒的成绩荣获季军。
当最后一位选手冲过终点线,这场全程42.195公里的赛事正式落下帷幕。对于所有跑者来说,2024滴滴海淀马拉松是一场比拼速度与耐力的比赛,也是一段充满温情的旅途,更是一场多元融合的盛会,还是所有跑者与“海马”故事的开始。
万名跑者感受与“潮”共奔的激情
早上6时许,中关村壹号马拉松集结区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参赛选手们早早地来到了赛场,他们身着统一的运动装备,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笑容。参赛选手们在此拍照、挥舞旗帜、进行拉伸运动,并相互鼓励。
“这是一场在‘家门口’的马拉松赛事。希望能够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与更多有活力的人共同享受跑步的过程。”参赛选手尹西明自2011年在清华大学开始接触马拉松以来,总共完成50余场越野跑、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对于“海马”他更是满怀期待。“我希望在‘海马’的赛场上,能实现突破。”尹西明说。
7时30分,随着发令枪声响起,2024滴滴海淀马拉松正式开赛,满载活力与激情的参赛者们伴着音乐声高声欢呼、踏上了这条精心设计的赛道、迎风前行。赛道两旁,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构成了秋日里响亮的乐章。
在奔涌向前的跑者中,有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有金融精英、有著名主持人、有时尚网红……年龄最大的跑者81岁,年龄最小的跑者20岁。展现了海淀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高度密集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
“赛道比较平坦,路边金黄色的树叶非常的美,秋天的韵味很浓。跑起来特别好。”女子组冠军黄菲说。
男子组季军王杰是一名外卖小哥,他说:“这是我的第11场全马,‘海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现在每天都有训练,希望在接下来的西安马拉松上能获得好成绩。”
以赛为媒 助推“体育+”融合发展
海淀马拉松,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路跑赛事,还是一场融合了多元元素的综合盛会,向全世界展示海淀自然、人文、历史、民俗、科技、体育、文旅等方面特色,将海淀之声传得更远、更响亮。
赛道沿途,共设置了包含14组啦啦队、21个节目展示的29个文体展演点。在皇后店路与永丰路交汇诸位点,舞龙表演呈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精彩相遇。在稻香湖路与翠湖南路路口西侧的助威点,啦啦队员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手持彩旗和充气棒,为经过的选手加油打气。
赛道沿线还安排了腰鼓、小车会、花棍等精彩非遗节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海淀北部地区人文风情,将马拉松赛道变身为一条流动的文化风景线、一场酣畅的文化盛宴。一路奔跑,一路欣赏。从起点到终点,选手们忘却疲惫,跑得开心、尽兴。
此外,本届“海马”赛事在选手服务方面也有所创新升级。以文商体旅融合思路,推出精选酒店套餐,六大景点旅游门票和滴滴打车代金券等多项福利,努力打造一站式体育消费场景,形成贯穿赛事全周期的“体育+”平台。
科技赋能让“海马”更精彩
科技元素的融入,成为本届“海马”的亮点。赛前,“刷脸”领取参赛包,让参赛者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在赛前三天的海马嘉年华中,智能穿戴设备、小魔驼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本原健康等智能科技产品纷纷亮相,现场还有近百家科技企业参展,展现海淀科技风采。
赛事过程中,通过智能影像AI技术,为选手提供多个版本的精彩瞬间,包括赛前采访、冲线视频等,为参赛选手打造个人专属的马拉松影像。医疗保障中新增医疗保障资源动态监控系统,便于指挥中心实时监控,为选手的健康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AI虚拟主持人参与直播环节,为直播增添更多科技感和趣味性。智慧讲解机器人、按摩机器人和虚拟智慧赛道体验在海马嘉年华亮相,让跑者近距离感受科技力量、海淀智慧。
体验“魅力赛道”用脚步丈量海淀之美
自然是海淀马拉松的底色。海淀马拉松的赛道位于海淀北部,途经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稻香湖公园、上庄水库等风景区,将西北旺镇、上庄镇、温泉镇和苏家坨镇四个各具魅力的城镇紧密相连。在奔跑途中,参赛跑者欣赏着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光,尽情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享受运动带来的轻松与畅快。
“今天的天气适合跑马,在奔跑途中欣赏着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光,尽情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享受运动带来的轻松与畅快,体验感非常不错。”参赛者翟斌说。
“赛道沿线的秋景好美!漫山遍野的秋叶换上彩色的新装,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叶,绚丽夺目,分外耀眼。”参赛者刘文军诉说着他的感受,“‘跑马’以来,见证了海淀的发展。这一路,处处彰显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之美。我相信这场‘海马’定能在跑友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聚各方力量 让赛道有温度
2024滴滴海淀马拉松成功举办,离不开参赛者的参与,更离不开西北旺镇、温泉镇、苏家坨镇、上庄镇赛道保障工作和各保障部门的努力。
“我们在比赛前对起终点、赛道周边路网进行踏勘调研的基础上,优化了交通分流绕行方案,细化区域交通管制、均衡路网压力的交通管理措施。”海淀交通支队民警介绍道。
“在筹办首届马拉松的过程中,海淀区全面协调竞赛组织、安保交通、新闻宣传、医疗救护、赛事保障、志愿者服务、环境整治、科技文旅、市场开发等各项工作,充分挖掘利用资源,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海淀高质量发展。”海淀区体育局副局长王宏介绍。
在这个激情奔跑盛会的背后,离不开一群可爱志愿者的付出和坚守。团区委作为志愿者部牵头单位,联合区体育局、赛事执行方等积极筹备,明确赛事志愿者岗位需求,充分调研走访相关志愿者来源单位,结合各高校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团队擅长领域等,共招募来自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雷霆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北京台联等院校和志愿服务团队的青年志愿者1612名。
“区卫健委按照赛事安排,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医疗保障工作。”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洪波介绍,成立赛事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从全区7家医疗机构精选79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救护队,在赛道共设置21个医疗站,并配备医疗保障药品及保障物资;调派22辆救护车沿线及随行保障,配备55个移动AED沿线保障。
2024滴滴海淀马拉松圆满结束,作为首届海淀马拉松,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难忘的记忆,还有对未来的无限展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下一届海淀马拉松必将更加精彩,让我们一起期待,共谱新的“海马”篇章!
奥运冠军王丽萍 领跑首届海淀马拉松
在首届海淀马拉松赛场上,2000年悉尼奥运会竞走项目冠军,48岁的王丽萍身着A0001号参赛服,戴着白色棒球帽,梳着利落的马尾,站在参赛选手前,带领大家一起做热身运动,她还以领跑者身份参与到了这场赛事中。
“参加首届海淀马拉松并担任形象代言人,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从竞技选手到全民健身的爱好者、推广者,再到担任首届海淀马拉松代言人,我希望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运动这个大家庭中来。”王丽萍说,她与海淀结缘近20年,海淀是她的第二故乡。2005年因伤病退役后,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担任教练。“这些年,海淀的变化日新月异,以前北京体育大学周边很是荒凉,现在特别繁华。我眼中的海淀,是科技与时尚引领的海淀。身在海淀,我很自豪。”
说起刚刚完成的比赛,她笑意盈盈,“今天感觉一路都跑在天然氧吧里。印象最深刻的要属赛道沿途的助威团了,不仅有表演团队的精彩表演,还有社区居民的呐喊助威,每隔几公里就有一处,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选手加油。”
『双料身份』李冬梅 是跑者也是赛事的医疗保障支持者
“我今天能带伤跑完全程,非常激动。”来自海淀企业的李冬梅在10月27日的海淀马拉松中不仅顺利完赛,也看到自己腿部力量、核心力量不足等短板,对于她后续跑马都是很珍贵的实战经验。据李冬梅介绍,为了顺利完赛,她在赛前就进行了一系列规律的训练,包括跑步、核心功能的一些训练。她从2022年才刚开始接触跑马,陆陆续续地跑了十几场的马拉松。在她看来,坚持跑步能够身心愉悦,很好地释放工作生活的压力,也练就了她勇于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果敢,这种品性是她创业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我感受到这次的医疗保障确实非常充分,基本上2.5公里就有一个医疗站点,还有医学生组成的医疗志愿者哨点,他们可以及时的给赛道上的跑友们做一些失温、热辐射、低血糖,以及急性的扭伤、摔伤等内科和外科的紧急处理。”采访时了解到,52岁的李冬梅是北京安龙脉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让李冬梅自豪的是,此次她本人不仅能参加上家门口的海淀马拉松,她的团队还进驻了“海马”赛事指挥中心,负责保障运营的“马拉松医疗资源保障监控平台”是此次“海马”在医疗板块的科技体现,为科技“海马”助力。
“我们这个智慧医疗平台,可以帮助赛事指挥端实时监控医疗保障资源动态,向跑者端展示赛事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实时向医护端传递救治伤者的信息,真正做到一屏尽显监控、预警、急救动态信息,做到全流程保障和追踪管理。”李冬梅介绍,她自己在跑马过程中都会注意自己身体的感受,同时通过运动手表监测自己的心率、步频、最大摄氧量等指标,为优化公司的智慧医疗平台助力。“可以说,我不光作为跑者,还作为赛事医疗技术支持者和培训者,以及赛事中的志愿者来参与这次的海淀马拉松,是一种双赢。”李冬梅说。
高龄跑者潘仲英 81岁退休教授的第73场全程马拉松
10月27日中午,81岁的潘仲英跨过首届海淀马拉松终点线不久,就收到了赛事组委会发送的成绩短信——5:00:18。这是他完成的第73场全程马拉松。
潘仲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退休教授,他的马拉松经历要从14年前说起。2010年5月,北京越野跑10公里路线是绕十三陵水库一圈,潘仲英和女儿报了名,顺利完赛。当年10月,父女二人在雨中跑完北京马拉松全程。从此,他对马拉松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大连、上海、无锡、台北、厦门、三亚、广州、深圳、武汉、青岛、北非摩洛哥……跑马拉松的同时,也能四处旅行,潘仲英的退休生活变得精彩起来。
最好成绩是2017千岛湖马拉松的4小时32分,更令他骄傲的是,73个全程马拉松均在关门时间内完赛,“安全无伤是我的跑步理念,特别是心脏安全和膝关节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安全无伤,才能跑得长久,才能健康快乐。”
“首届海淀马拉松赛事组织得不错,各项服务保障都很完善,特别是一路上的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明年海淀马拉松继续举办,我还会参加。下一个目标,是安全无伤地跑过九十岁。”潘仲英说。
最小跑者潘致辰 用奔跑游览海淀的『特殊旅行』
“作为最小选手参赛,我真的感觉到有一点出乎意料,当初报名的时候仅仅是想跑一场离我学校近一些的全程马拉松,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年龄最小的选手。知道以后还是很荣幸的!”潘致辰说道。
据了解,今年20岁的潘致辰从中学时就迷上了跑步的感觉。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长跑运动成为他“最好的伙伴”,奔跑的快感带给他无比的轻松。
“我长跑也有5个年头了,刚开始其实也只是在做完功课后跑一跑,锻炼身体,但是后来我逐渐爱上了奔跑的感觉,在跑步中我什么都不会想,属于放空自己的状态。跑步结束后,我以为会很累,但是我反而更专注的投入到学习中了。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所以跑步的习惯也延续到了现在。”潘致辰说道。
本次海淀马拉松对于年龄最小跑者潘致辰来说,有着非常的意义。这不仅是他作为海淀区学子首次参加的全程马拉松,更是对在北京大学读大二的他来说,一次了解海淀的“特殊旅行”。
“我已经来海淀上大学两年了,其实从来也没有去好好探究了解一下我生活的海淀,今天比赛中我边跑边欣赏到了海淀区不同的景色,而且用跑步这种方式游览,真的很酷!我发现原来海淀这么漂亮!在地锦路的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它的建筑非常有科技感,很符合海淀的气质。我又跑过凤凰岭附近的山脚下,群山环绕非常壮阔。最后在翠湖国家湿地公园边,我真正感觉到海淀的秋天太美了。”赛后潘致辰说道。
首尝『全马』苗常青 『比赛让我更加热爱海淀这片土地』
“不拉伸一会儿,缓解一下肌肉疲劳,明天小腿可就要酸胀咯。”在海淀马拉松完赛后的跑友按摩拉伸区,正在做拉伸运动的苗常青说道,每次长跑后他都会做肌肉拉伸,正好这次赛事提供了温暖贴心的拉伸服务,他就第一时间过来了。
刚完赛的苗常青,仍一脸的意犹未尽。“这是我首次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虽然过程中充满了挑战,但没想到自己能取得三小时十几分的完赛成绩,我感到非常自豪。”他说:“我今年50了,平时就热爱运动,近两年开始跑马拉松,但也只参加过‘半马’,‘全马’于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尝试。这次比赛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运动的魅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持续跑步的决心。”
在海淀一家航天航空企业工作的苗常青,是土生土长的海淀人。在比赛过程中,苗常青更是深深感受到了海淀这片土地的活力与热情。他说:“海淀不仅是一个科技和创新的高地,更是一个充满运动精神和活力的地方。这次比赛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也更加珍惜在这里的生活。”
快递小哥栾玉帅 挑战自我跑出自己的『飞驰人生』
“我属于天生就跑得快的那种人,在成为快递员后也与马拉松正式结缘。”全国跑得最快的快递小哥栾玉帅说道。
栾玉帅,1985年出生,因为曾在2021北京半马比赛中跑出了1小时10分31秒的好成绩,被网友称为“跑得最快的快递小哥”。如今,他来到了海淀马拉松的赛道上。
“2017年时候我还在送快递,我们领导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参加马拉松。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在我的概念里马拉松属于极限运动,我们普通人可能没法去挑战这种极限运动。领导可能看我平时生活比较麻利,动作比较快。在他的鼓励下,我想着就挑战一下自己,万一我行呢,就这样我踏入了赛场。从此就爱上了这种感觉。”当问到快递小哥如何与马拉松结缘时栾玉帅说道。
送快递时沙袋绑腿、下班后夜跑加练,栾玉帅通过不懈努力,在生活的赛道上跑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从北京半程马拉松的非职业选手第一名再到巴黎奥运会的大众组参赛者,栾玉帅一直在用他的速度和毅力,诠释着属于自己的“飞驰人生”。
“我以前全马最快可以跑到2小时25分55秒,但是这次参加海淀马拉松因为我脚有伤,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身为海淀片区的快递小哥怎么能不参加家门口的比赛呢?而且这次我发现海淀马拉松赛道经过众多顶尖高科技企业聚集的园区,那种科技感扑面而来,是我在参与其他马拉松中不曾看到的。我虽然没有拿到好成绩,但是这次参赛我更多的是想把快递小哥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跑出快递小哥的速度,让大众了解到快递小哥群体不同的一面。接下来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努力地奔跑,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运动中来,享受运动带来的好处。”栾玉帅说道。
『官兔』张超 『陪跑友跑过终点是件幸福事儿』
上午12点刚到,扎着精干马尾、身带蓝色配速气球,英姿飒爽的张超带领众多跑友一起越过终点线。
来自山东青岛的张超有着10年的“跑马”经历,今年更是实现了个人“百马”目标,其中近50次担任“全马”配速员。她也是这次海淀马拉松的“430官兔”,带领跑友在4.5小时的既定时间完成了比赛。“从早上7点30分开跑,到现在刚刚好12点,用时4小时30分2秒,配速控制真的太牛了!”一名跟着张超完成比赛的跑友忍不住点赞。
“配速员精准控制好时间是基本要求,误差基本控制在5秒以内。”作为一名资深的马拉松爱好者,张超深知配速的重要性。她说,“在比赛中,稳定的配速不仅能帮跑友更好地掌握节奏,还能有效避免中途因体力不支而放弃。另外,帮助跑友科学加减速,相互加油打气并顺利跑过终点,很有成就感,更是件幸福事儿!”
张超说道,“这次的‘海马’体验感非常好,既感受到了海淀的科技范儿,也陶醉于赛道沿途的风景,更暖心于组织方的精心服务,跑起来很舒心。期待与海淀继续相约!”
中关村跑团成员张礼慧 『没想到以高科技著称的海淀,竟有如此自然美景』
“这次能够参加‘海马’,在家门口安全完赛,虽然没有‘破三’,但是能与这么多跑者,共同畅享一次活力四射的‘健身盛会’,边跑边看大美海淀的秋日自然风景,领略海淀多元魅力,非常值得。”10月27日,历时三个多小时顺利完赛的张礼慧激动地说,“赛事组织很好,补给丰富,志愿服务细致周到,赛道平坦,气温适宜。赛道经过的翠湖湿地公园和稻香湖,简直像是到了江南水乡,没想到以高科技著称的海淀,竟有如此自然美景。”张礼慧还表示,很感谢中关村跑团为会员单位及其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可以交流跑步健身,也可以交流业务发展,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跑友们都觉得,能够在家门口参加首届“海马”,非常的荣幸。
据了解,此次参加“海马”的张礼慧,今年57岁了,是中国电科院的一名管理岗员工,这也是他的第16场全马比赛。为了备赛“海马”,张礼慧特意进行了针对性训练。“我是在6—8月份夏训以及9月份衡水湖马拉松参赛基础上,在10月份适当减少了跑量,增加了强度训练比重。在体能和心理上,都为参加‘海马’做好了准备。”张礼慧表示,跑马是受场地、器材等外界因素限制最少的一项运动,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多年来热衷跑马的他,除了能够让身体和心理都越来越健康外,自己的体型和气质也越来越好,日常的工作压力也会有所缓解,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赛后我也会跟中关村跑团的成员分享,大家互通有无,很有归属感。”张礼慧表示,“我期待后续每一年的‘海马’都能精彩纷呈,也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一直参加海淀马拉松,在跑马这条运动赛道上,持续释放我对跑步的热爱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