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发布了北京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名单,海淀区4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2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榜,分别为四季青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学院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万寿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上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中关村街道华清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西三旗街道建材东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018年以来,北京市按照中央工作部署,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以首善标准、首创精神加以推进,涌现出一大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形成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在各区推荐的基础上,结合每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评估结果,按照突出先进性、代表性、群众性原则,从活动场地、项目品牌、特色亮点等方面,对各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行了调研比选、优中选优,从中遴选出60个软硬件设施较好、活动内容较为丰富、富有工作特色亮点的阵地,作为北京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

据了解,海淀区积极统筹区域科技、教育、文化等优质资源,围绕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多领域、多品类的文明实践活动,将43家区级委办局纳入实践中心成员单位,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成立北京市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盟,联合区域32所高校以结对形式走进实践所、站,送去理论解读、科技助老、公益课堂、童书阅读等志愿服务;设立联想未来中心、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展示体验中心、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118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拓展服务空间。海淀区还成立了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建“2+9+N”志愿服务体系,统筹机关单位“党员志愿指导员”和社区宣传文化组织员2支队伍,汇聚理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法治等9大类文明实践志愿队,以及“中关村”科技创新类、“三山五园”生态环保类等N支特色队伍,共1800余支文明实践队伍,志愿者超111.2万人,汇聚了强大的服务力量。

海淀区城区和乡村并存、校区园区社区比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注重针对不同类型群体分类施策,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为此,海淀区积极建设“一街一品”,形成特色阵地集群。依托中关村村史馆、上地中关村软件园等阵地,打造“科技范”实践所集群;围绕三山五园、纳兰文化、曹雪芹文化等阵地,打造“文化范”实践所集群。同时,有针对性地支持打造独具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特质,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功能健全、服务高效的文明实践品牌阵地,以满足群众不同需求。

此外,海淀区还构建了文明实践“生活圈”,构筑基层服务新格局。依托1个实践中心、29个实践所、641个实践站、118家实践基地,构建了功能完备、快捷便利的文明实践“15分钟生活圈”。协调链家门店、便利蜂等临街商铺设立220余家“友邻志愿服务驿站”,开展新思想加油站、小哥驿站等40余项志愿服务。探索文明单位、文明商户、文明榜样加入文明实践友邻互助服务项目,让文明实践服务“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