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考古北京(2024)——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在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从会上获悉,832件出土文物现场移交海淀。香山明代皇室墓地等一系列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为赓续古都文脉增添实证。
107件海淀出土文物移交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
发布会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分别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和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签订文物移交协议,对完成整理、研究的832件出土文物进行了现场移交,让出土文物回到属地,进一步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水平,让考古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其中,725件圆明园出土文物移交圆明园管理处,107件海淀出土文物,移交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
据了解,移交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的107件海淀出土文物,均为2018年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附近出土,包括铁棺钉、戒指、铜钱、铜簪、耳环、银饰品、酱釉瓷盖、铁环、陶罐、铜扣、料珠、铜烟锅等,年代涉及元代、清代以及民国。
香山脚下新发现明代皇室墓地
会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布了琉璃河遗址、金中都、怀柔箭扣长城、香山明代皇室墓地、长辛店古御道遗址、路县故城遗址等考古研究成果。其中,香山明代皇室墓地的考古发掘是北京地区较为系统、完整地对明代皇家墓园进行的科学揭露;端礼门是金中都首次发掘的城门遗迹;箭扣长城敌台顶部发现南方建筑做法“空斗墙”并首次发现炮台设施。琉璃河遗址城北墓葬群、长辛店古御道遗址和路县故城遗址的一系列最新考古发现首次公开发布,进一步深化了考古成果内涵价值的挖掘与阐释。
“在海淀区香山脚下四王府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明代皇家墓地。墓地内共有墓园3座,东西并排分布,均坐北朝南,前方后圆,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根据出土墓志及墓葬形制,其中一座墓葬的墓主人为万历皇帝四女云梦公主。3座墓园级别仅次于明代帝陵,具有重大的历史、考古、科学及艺术价值。”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介绍,这处明代皇家墓地建筑代表着当时最高工艺水平,对建筑考古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物标本。
同时,3座墓园布局清晰,形制完整,墓葬及享堂结构基本完好,出土有珍贵的五供、石几、宝座、梅瓶、木俑等,对研究明代陵墓制度、营造制度、丧葬礼制、御祭用瓷、官式建筑及建筑工艺、定烧定制砖瓦琉璃等的产用模式等均具有重大价值。
进一步深挖城市历史文化价值
“北京中轴线”今年申遗成功,中轴线遗址点的考古发掘为历史上中轴线的存在以及价值内涵的阐释提供了有力实证和确切资料;路县故城的价值内涵持续得到深化阐释,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脉追溯提供考古支撑。会上,《北京中轴线考古发掘报告(2021-2023)》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二)——后屯墓地(战国卷)》两部考古报告面向公众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圆明园考古报告也即将出炉。(北京海淀 记者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