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为盾,以责任为矛。灾害面前勇担当,首都安全我护航;让科普点亮希望,用知识守护家园!”日前,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内,身穿蓝色马甲的地震科普志愿者们高举右拳,铿锵有力的誓言激荡全场,五面崭新的志愿服务队旗帜为现场增添了一抹“亮眼的红”。
在海淀区“震震有声”地震科普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上,区地震局成功组建了五支地震科普志愿服务队,分别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盾先锋”地震科普志愿服务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走的安全帽”地震科普志愿服务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智波启石”地震科普志愿服务队、国际关系学院“青之暖阳”地震科普志愿服务队,以及首支街镇层面的青龙桥街道“夕阳红”地震科普志愿服务队。大家共同见证了银发与青春同台,同时也将携手推动科普薪火代际相传。
据了解,此次海淀区“震震有声”地震科普志愿服务队的组建,以海淀区地震局为引导、高校师生为科普主力军,社区工作者、居民志愿者提供辅助支持,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多领域覆盖的地震科普志愿服务网络。前期,区地震局还特邀行业专家以“理论教授+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的模式,对首批志愿服务队队员进行了两轮立体化培训,旨在培养具备独立承担科普宣讲和地震宏观观测双重能力的志愿者队伍,为辖区百姓提供更加专业、系统的地震科普服务。
海淀区“震震有声”地震科普志愿服务队的建立,不仅壮大了基层科普力量,更形成了“政府引导、高校参与、社区联动”的防震减灾科普志愿新格局。下一步,区地震局将持续优化地震科普志愿服务队队伍管理机制,通过选树标杆,凝聚起科普志愿的中坚力量,推动辖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同时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村),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面对面”宣讲活动,切实打通地震科普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地震科普“震震有声”,声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