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今年清明假期,海淀区香山革命纪念馆刚刚上新的“红色·记忆——北京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手绘作品展”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香山革命纪念馆副馆长都斌表示,此次展览是该馆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的一次探索,展览为师生展示党史学习成果提供了平台,也为更多师生参观学习提供了生动素材。

青年视角绘党史艺术赋能红色教育

据介绍,此次展览的作品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精心绘制。展览以北京地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历程为主线,以承载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活动的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为主要绘制对象,以艺术的张力展现百年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红色地标”;第二部分为“伟大觉醒”;第三部分为“抗战烽火”;第四部分为“红色黎明”;第五部分为“进京赶考”。

在第一部分中,作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作者黄乐婷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它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历程。”《毛泽东同志办公居住地旧址——双清别墅》作者牛菁菁介绍:“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驻香山后,双清别墅成为毛泽东的办公和居住地,这里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指挥部,是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历史见证地。”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和学院都很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工作,同学们在绘制作品的过程中,从素材搜集到动笔绘制,也是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和红色文化的学习。

观众反响热烈历史“活”在笔触间

“这些作品让课本里的历史变得可感可触。”大学生张同学表示:“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细节被细腻还原,瞬间联想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带孩子参观的李先生感慨:“手绘形式比单纯的照片更富感染力。孩子指着《毛泽东同志办公居住地旧址——双清别墅》问毛主席在这里的故事,我们边看边聊,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观众王女士在参观展览后说:“北京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一幅幅精美的手绘作品,从细节中描绘出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展现出北京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的独特风貌。作品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赋予了旧址新的生命,看着这些作品,我似乎听到历史的回响、仿佛已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之中。”

“红色·记忆——北京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手绘作品展”以青年学生的独特视角表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以青春之画笔绘红色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据了解,展览将长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