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的荣臻礼堂里,一场特殊的“课堂”在这里悄然上演。大银幕上,光影流转,同学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影片情节,时而沉浸深思,时而热烈讨论。这是北京市八一学校独具特色的“影视德育”课堂现场,学校携手北京中影创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出一条别具一格的思政教育创新之路。

分层教学开辟德育新赛道

面对教育改革新要求,八一学校将影视作为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影视作品能自然引发情感共鸣,比单纯说教更有效。我们要借此打破传统思政课的壁垒。”八一学校校长王华蓓介绍。学校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分层教学,让影视德育精准发力。

在小学部,课堂充满童趣与活力。四年级的科技课《从走马灯到AI:动画技术进化论》,通过动画技术发展史培养科学精神;光影阅读课《〈大闹天宫〉——动画与文本的奇妙对比》,通过对比原著与动画,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部侧重深度剖析,在生命教育课《浇灌生命中的小红花》中,老师借助影视片段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高一学生寇嘉懿说:“通过影视来学习,感觉生命教育课变得鲜活起来。我们可以透过影视看到真实的社会,也更愿意去思考和探讨其中的问题。”

国际部在“影视育人”方面则融合了多元文化元素。他们选取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影视作品,让学生在了解不同文化的同时,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社团活动课《聂帅救孤照片背后的沙飞摄影解读》上,老师通过解读历史照片,让学生了解革命摄影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课程延展构建全面育人生态

除了日常课堂,八一学校还积极拓展影视德育的课程维度。开发“光影悦读”校本课程,打造观影微课堂、影评写作课、影视与学科融合课等。语文教研组长易静介绍:“课程分层匹配影片,低年级用动画传递价值观,高年级结合‘十二人才基因’精选影片培育爱国情怀。”未来计划拓展科技、环保等社会主题影片,深化“影视+实践”模式,推动德育从课堂向生活延伸,形成全链条育人生态。

初中预备年级学生党明悦认为,“光影悦读”以沉浸式观影实现知识内化与精神放松的双重价值:借助《长安三万里》等影片,将抽象的历史文化生动具象化,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边界,还有效缓解了学业带来的压力。家长则认为,影视教育增进了亲子交流,拓宽了知识边界。

成果斐然引领教育新方向

通过影视与思政课堂的深度融合,八一学校的思政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对思政课兴趣大增,家国情怀愈发深厚。近日,北京市八一学校还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首个示范学校”称号。八一学校党委书记沈军表示,学校将完善影视教育体系,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动能。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表示,八一学校通过影视育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思政课与美育、德育的深度融合。

八一学校的“影视育人”实践,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教育技术与影视资源的发展,这一创新模式有望在更多学校推广,为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