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4月29日下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内青春涌动、激情澎湃。由海淀团区委主办的“青春向海淀”主题宣讲活动暨海淀共青团五四大会在此隆重举行!

相关领导出席大会,驻区单位及基层团组织负责人、青年榜样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赴这场属于奋斗者的青春盛会。

活力开场,奏响青春乐章

活动在一段充满青春气息的宣传片中拉开序幕,海淀青年在各个领域拼搏奋斗的身影,瞬间点燃现场氛围。

当少年遇见青春,光就有了形状。中关村二小金帆舞团带来了舞蹈《同在阳光下》,她们灵动的舞姿、灿烂的笑容,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整个会场,也象征着海淀青春力量的蓬勃崛起。

大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海淀青年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辛勤工作的广大团干部、青年工作者致以亲切慰问,向获得“海淀青年榜样”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向全区广大青年朋友们送上节日的美好问候。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海淀区始终站在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谋划青年工作、发挥青年作用。当前,海淀区正全面推动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通过100项深入青年群体的服务型举措,助力广大青年在海淀这片热土上共绘发展蓝图、共享发展成果。大会向广大青年提出希冀:要坚定理想信念,做五四精神的忠诚传承者;勇于先试先行,做改革创新的破浪前行者;敢于砥砺担当,做强国有我的不懈奋斗者。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海淀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贡献青春力量。

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团干部踔厉奋发、创先争优,2025年1月,共青团中央作出表彰决定,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榜样引领,彰显青春担当

海淀孕育着无数改变世界的梦想,吸引着无数的青年才俊在此生根、成长。为挖掘青春榜样力量,激励更多青年向上向善,海淀团区委在2024年开展了“海淀青年榜样”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启动后,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多种方式,吸引了众多优秀集体和个人踊跃参与。大会揭晓了2024年度“海淀青年榜样”名单。

他们中,有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科研先锋,有扎根社区治理的“小巷总理”,也有用AI赋能公益的志愿达人……涵盖了稳经济增长、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城市更新、高水平安全、科技创新、基层治理、教育医疗、文明城区建设等各个领域,充分展现了海淀青年扎根一线、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赋能青年,发布重磅计划

为更好地满足青年成长需求,助力青年发展,大会现场发布了两项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举措。

海淀青年·夜校联盟成立

海淀区团区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工作要求,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精准聚焦青年需求,整合优质资源,精心打造 “青年夜校 +” 学习平台,首批共有3家成员单位加入。

海淀青年·夜校联盟的成立,将为青年们搭建起一个知识学习、技能提升、跨界交流的优质平台,让青年们在工作之余,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拓展视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赛博志愿行动计划启动

“在代码中寻找答案,用创新回应时代需求!”海淀区是科技创新的沃土,科研成果丰硕,从量子计算实验室里跳动的数据代码,到人工智能研发中心闪烁的智慧火花,处处彰显着科技前沿的魅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志愿服务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志愿精神与创新基因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孕育出服务科技创新的“赛博志愿”新形态。

大会为“赛博志愿海淀创新基地”揭牌!

赛博志愿海淀创新基地的落成,不仅是对海淀科创土壤的深度扎根,更是志愿服务与前沿技术融合的全新起点。此外,清华大学陈渝作为赛博志愿发起人代表,会上发布了“2025赛博志愿行动计划”。

青年宣讲,激发情感共鸣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大会特别环节,钱学森先生的形象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出现在众人眼前。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与当代海淀青年的创新使命隔空对话,引发全场热烈掌声。

在主题宣讲环节,4位青年代表依次走上舞台,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用“小而燃”的奋斗故事诠释大担当,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精神盛宴。

青年榜样宣讲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TO,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鹤以《开启人形机器人生产力时代》为主题,阐述人形机器人从运动时代迈向生产力时代的演进。同时,他介绍了针对具身大模型数据难题,银河通用提出用仿真合成数据训练方案,并于近期发布了全球首个端到端具身抓取大模型GraspVLA。

该模型展现出了国际范围内首屈一指的泛化性,并已落地24小时无人值守药店、新能源汽车产线搬运等场景,为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商用开辟了全新路径。

拆违攻坚是市民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石,大会上,香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拆违青年突击队队长郭春江以《拆违腾地消隐 护航城市更新》为主题,分享了香山拆违青年突击队的工作经验:面对复杂违建,队员们白天挨家挨走访摸排,晚上加班研讨解决方案;遇到不理解的群众,就反复上门宣讲政策,用真心换理解。

“我们始终坚信,青年人的力量不仅在于敢闯敢拼的锐气,更在于脚踏实地的韧劲。”郭春江坚定地表示道。

海淀区红十字海蓝救援队队长王征分享了自己的公益救援历程与团队担当。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怀揣初心踏上救援之路,历经玉树地震等实战磨砺,深刻认识到专业救援技能的重要性。

在郑州、北京特大暴雨等灾害中,王征带领队员冲锋一线,成功转移众多受困群众;作为民间救援力量,他们默默配合公安执行打捞任务,守护城市安全。团队自主研发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大数据应用于救援与赛事保障,在多场马拉松赛事中提供专业服务。王征呼吁更多青年加入公益救援,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使命担当。

赛博志愿者代表宣讲

启元实验室、清华大学大模型与人工智能系统训练营负责人王豪杰,作为赛博志愿者代表,以《扎根海淀,以科技攻关推动国家AI与芯片战略》为主题分享了以科技志愿服务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他介绍,赛博志愿活动源于对人工智能系统教育资源匮乏的洞察,依托海淀区科创优势,开创“志愿 + 科创”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大模型与人工智能系统训练营。训练营打破传统框架,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同时,优秀学员成长为助教反哺教学,形成知识传承闭环。

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优化课程内容,壮大志愿队伍,为海淀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贡献青年科技力量。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活动的最后,全场青年起立,齐声高唱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声在大厅里久久回荡,是青春的誓言,是奋斗的号角,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个春天里,海淀青年们带着满满的感动与力量,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