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海淀区第七届社区邻里节以“相约邻里节·共筑友好城”为主题,在全区29个街镇635个社区、27个村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活动依托“区级统筹、街镇聚力、邻里参与”模式,围绕“近邻、友邻、睦邻、共建”四大理念,精心策划700余场便民、利民、惠民、乐民活动。紫竹院街道的文化市集、八里庄街道的多元展台、花园路街道的趣味运动会、中关村街道的美食节、温泉镇的非遗手工、苏家坨镇的便民服务大集等活动,吸引了10万余人参与,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烟火气中,共同绘就了一幅幅生动的社区幸福图景。
多彩活动展现社区活力
在北太平庄街道的枫蓝国际购物中心广场,太极功夫扇、舞狮、红歌合唱、民族舞、空竹表演等节目轮番上演,绚丽的舞台、动人的乐曲、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看。“我们打破了‘社区搭台、专业唱戏’的传统模式,让居民从观众变为主角,增强归属感,构建互助网络。”北太平庄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科长韩亭宇表示。羊坊店街道的开幕式同样精彩纷呈。东北秧歌《黑土地》舞出了热情豪迈,诗朗诵《月光下的中国》深情赞美祖国山河,八段锦和太极表演则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节目不仅吸引了老年人,也让年轻人对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海淀街道阳春新纪元社区,非遗项目体验区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孩子们在手工老师的指导下制作风筝、剪纸,体验活字印刷,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道:“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交到了新朋友,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而中关村街道是将双榆树公园打造成“欢乐大本营”,精心设计了“Citywalk打卡游”活动,串联起四大特色互动区域:在“与‘邻’故事轻Talk”区,居民们用文字记录下对中关村的独家记忆;“与‘邻’趣味发电站”通过趣味游戏增进邻里默契;“与‘邻’手作盲盒局”让居民在物物交换中感受温暖;“与‘邻’知识大Battle”则用趣味问答解锁社区冷知识。完成打卡的居民不仅收获了精美礼品,更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既逛了市集、增长了见识,还增近了邻里友情!”
在学院路街道的“科普+”社区邻里节盛宴主会场,“智邻”板块汇聚高校前沿科技成果,展示5G手撕钢、磁悬浮动力小车、深海探测设备等科技展品;“近邻”板块提供中医诊疗、农副产品销售等便民服务;“友邻”板块开展闲置交换、旧物改造等环保活动;“睦邻”板块则带来汉服体验、非遗手作等文化盛宴,展现校地文化融合,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四季青镇西山社区邻里节在太极队刚柔并济的功夫扇、24式太极拳等表演中拉开序幕。活动以“美食+便民”为主线,联合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与西部马华、金狮麟等辖区商户,推出的特色小吃香气四溢,居民边品尝边畅聊,共享“舌尖上的邻里情”。
家门口的服务贴心暖心
与此同时,便民服务是“社区邻里节”的另一大亮点,各街镇通过整合辖区资源,为居民提供了贴心的“家门口”服务。
“手艺真好,还不用跑远路,社区想得太周到了!”居民张大爷理完发后满意地说。活动当天,万寿路街道翠微路社区的便民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义务理发、修鞋、健康检查等摊位备受青睐。健康服务区的医护人员为居民测血压、查口腔,耐心解答健康疑问,赢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西三旗街道梧桐苑社区的“精致生活圈”主题活动同样注重便民惠民。口腔检查、法律咨询、眼镜清洗等服务摊位前排起了长队。社区还设立了垃圾分类宣传摊位,通过互动游戏和讲解,引导居民践行环保理念。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实用又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
“你瞧这磨刀老师傅的手艺,现在可不多见喽!以前衣服破了,电动车坏了,还得自己费力去找地方修,现在有人直接上门服务,真的太省心了。”在青龙桥街道林科社区圆形活动广场,剪发、磨刀、缝纫、电动车维修等多个便民服务摊位备受欢迎,还有医疗志愿者为居民量血压、提健康建议。工作人员为居民送上的暖心“同心粥”,更是拉近了邻里距离。
羊坊店街道则通过政企合作,为居民带来了更多便利。活动邀请了多家商业企业参与,提供了27个种类、41个品牌的商品和服务项目。金融服务、宽带调试、口腔保健、法律咨询等摊位满足了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实现居民与企业互惠共赢。”中关村街道科春社区联合北京大学志愿者团队开展“音乐疗愈工作坊”,居民们通过合唱互动和韵律操练习,在音乐中放松身心、促进交流;东南社区举办“口金包手作课堂”,知春里社区则推出“非遗水拓丝巾体验活动”,让居民们在传统手工艺制作中感受文化魅力。
便民服务区同样人气高涨的还有四季青镇。西山社区邻里节上,公益理发、配钥匙摊位前,师傅边与居民唠家常边细致服务;祥康九州医药公司将血压测量、用药咨询等健康服务送到了居民家门口。活动还融入跳蚤市场与环保宣传,居民交换闲置物品,传递旧物新用的节俭理念;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垃圾分类趣味游戏、堆物堆料清理倡议,引导居民共建安全宜居环境。“远亲不如近邻,活动让社区更有温度。”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友好型社区”建设。
寓教于乐拉近邻里情
“小孙女平时在家就知道看动画片,今天跟隔壁单元的阳阳组队玩‘垃圾分类接力赛’,俩人现在都成小闺蜜了。”在北太平庄街道邻里节的垃圾分类互动游戏现场,刘奶奶带着孙女玩“垃圾分类接力赛”后高兴地说:“孩子不仅参与了游戏,还学到了新知识,这才是邻里之间的烟火气。”
八里庄街道创新推出“种子计划”互动体验,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特别设置打卡墙合影和心愿树寄语环节,居民可留下对社区的美好祝福。完成打卡还能领取寓意深远的‘种子卡’,将共建理念如种子般带回家培育。”活动现场同步开设文化展示区,以生动图文呈现京西古道上的八里庄历史风貌和人文风情,实现文化传承与邻里交流的双重价值。
“妈妈,这是我做的风筝。”“你看,我的孙悟空面人长出金箍棒啦。”在曙光街道第七届邻里节活动现场,传统剪影、面塑制作、风筝彩绘等摊位依次排开,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耐心指导大小朋友们体验各项技艺,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孩子玩得开心,还能学到传统技艺,希望以后多举办!”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居民王女士说道。此外,“植”此书香兑换区更是以极富创意的设计,成为了现场的“大热门”。居民们通过将置换的书籍注入“图书漂流角”,赋予闲置图书二次生命,以书香与绿意的交融,生动诠释了资源共享与环保理念的双重价值。在万寿路街道翠微路社区的环保活动区域,孩子们与公益机构工作人员一起宣讲环保知识,参与旧物回收。居民赵先生提着废旧衣物兑换礼品时感叹:“变废为宝,还能为环保做贡献,真是一举两得!”
在西北旺镇“科技创新·物理科普”区域,VR体验、健身智能机镜、AI绘画机器人、五子棋机器人、机械狗、意念赛车、自行车泡泡机等前沿科技设备,彰显了“青年友好、科技领跑”的鲜明特色,不仅为辖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交流平台,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触摸未来的机会。
海淀街道阳春新纪元社区的跳蚤市场和“知识充电站”换书区成为青少年交流的乐园。孩子们化身“小老板”,热情推销闲置物品;诗词比赛和换书活动则让知识在互动中传播。一位家长表示:“孩子通过活动培养了节约意识,还了解了传统文化,收获满满。”此外,投壶、射箭、套圈等游戏让居民们玩得不亦乐乎。一位少年耐心指导老人玩投壶游戏的场景,成为活动中最温情的画面之一。
海淀区各街镇“社区邻里节”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了新动力。那些互动活动中的笑语,友邻互助中的温情,正化作一颗颗睦邻友好的种子,在海淀茁壮成长,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