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温馨的母亲节氛围中,海淀区紫竹院街道携手厂洼第二社区,于充满田园诗意的“耕读时光”基地,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动海淀·资源重生”紫竹院街道“垃圾分类进社区”活动。活动巧妙融合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废旧物品回收与亲子互动,为社区亲子家庭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绿色体验。
知识科普点亮环保意识之光
活动现场,环保志愿者化身为“绿色讲师”,从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到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再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类误区,志愿者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用过的电池属于什么垃圾?”“废旧报纸应该投放到哪个颜色的垃圾桶?”互动问答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青少年们积极踊跃,小手如林,争相回答问题。家长们也热情参与,与青少年们一起学习、一起思考,共同点亮绿色生活的意识之光。
废药回收守护社区绿色家园
为有效减少过期药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活动特别设置了废药品回收点。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居民讲解废药品随意丢弃的危害,并详细介绍了正确的回收流程。居民们积极响应,纷纷将家中闲置的废药品带到现场。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回收废药品100余斤,这些废药品将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以前家里的过期药品真不知道怎么处理,扔了怕污染环境,放着又占地方。这次活动真是及时雨!”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感慨道,“以后我们会更加注意垃圾分类,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亲子共制赋予花卉绿色归宿
亲子手工制作环节将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青少年们在家长的陪伴下,用灵巧的双手将一张张彩纸变成美丽的康乃馨。这些饱含爱意的花束,不仅是献给母亲的节日礼物,更成为了传递垃圾分类理念的生动载体。
“制作完花束后剩下的彩纸边角料,属于可回收物哦。”工作人员适时引导,让青少年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青少年们手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让绿色理念融入生活的点滴。
此次母亲节“垃圾分类进社区”活动,是紫竹院街道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社区、深入家庭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增进亲子感情,让垃圾分类的理念在社区居民心中生根发芽。今后,紫竹院街道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共同为打造绿色、环保、宜居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