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防汛关键期。面对持续强降雨的考验,海淀区各部门、街镇全力以赴组织防汛工作,在“汛”速行动中打好防汛“组合拳”,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区平稳安全度汛。

严查工地河道

连续降雨席卷京城。海淀区城管执法局水务执法一科的王彦虎,成了风雨中最忙碌的身影之一,他和同事们在风雨中逆行,守护着城市的“毛细血管”。

7月27日,刚处理完案卷,看到市气象台发布的局地暴雨加雷电预报后,王彦虎立刻起身,心里惦记着辖区的蓄滞洪区建设项目。这个正在进行卵石护坡和植草护坡的工程,关系着雨水蓄存和水土流失防控。他当即和同事驱车赶往现场,车窗外,雨点已淅淅沥沥落下。

在项目现场,他们仔细检查坡道植被和湖底卵石铺设情况,确认整体规范。“这几天雨大水流急,松散卵石易被冲散,泥沙外流会淤堵河道。”果然,在雨水收集池出口,王彦虎发现卵石排布松散,当即要求施工方加密处理。

雨势渐大,王彦虎和同事又马不停蹄对辖区内河道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查看河道管理范围内有无乱倒垃圾、渣土等情况,另外还看看入河口水质如何,防止有人利用雨天来违规排放污水。”两人仔细排查,确认河道无阻碍行洪堆积物才离开。

在城市的防汛战线上,有无数像王彦虎一样的城管人在默默坚守,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守护城市安全。

“一张图”织密防汛网

为应对强降雨天气,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东升镇制定2025年防汛工作方案,并创新绘制了防汛预警响应一张图,明确各部门在不同应急响应级别下的具体职责和行动要求,通过扁平化管理确保指令直达、责任到人,提升整体响应效率。

在应急力量和物资储备方面,全镇各防汛成员单位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目前68名值班人员全部在岗。同时,已组织落实21支共计1231人的防汛应急备勤队伍,随时待命。物资储备充足,包括麻袋7750条、编织袋9850条、无纺布4490平方米、砂石料74.5立方米,以及大型作业灯28台、应急车辆18辆、发电机29台、水泵180台等关键设备,为抢险救援提供坚实保障。30余名抢险队员携带水泵、警戒带等装备,在平房区、深基坑、高堆土、易积水点等风险区域现场值守,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险情。

此外,东升镇充分利用AI社工、微信群、短信、社区宣传栏等多种媒介,及时向居民发布雨情预警信息和避险提示,提升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强与区级各专项分指挥部、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管网运营分公司等专业力量的协调联动,确保汛情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并高度关注降雨期间的民生诉求,最大限度减少降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多点联动快速响应

面对强降雨,青龙桥街道迅速响应、全面部署,以最快速度落实防汛举措,全力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与辖区稳定。

预警拉响后,街道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坐镇指挥中心,统筹调度各项工作。物资保障上,街道提前备足沙袋、抽水泵、雨衣雨靴、应急照明等防汛物资,对水泵进行全面调试,确保关键时候“拿得出、用得上”。针对易堵塞的雨水箅子,组织专人全域巡查排查,及时清理杂物,保障排水管网畅通。

“下凹立交桥是防汛重点部位。我们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实时监测积水情况,一旦超过警戒值,立即引导车辆绕行,严防危险发生。”青龙桥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科长陈宏芳介绍。此外,街道聚焦辖区11处风险点位,集结社区力量与防汛队伍数十人,开展不间断值守,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为应对突发状况,街道组建多支应急抢险队伍,成员包括经验丰富的抢险队员、社区居委会干部、“门前三包”员及物业人员,具备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强降雨期间随时待命,确保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抢险。

雨中处置断枝

面对暴雨橙色预警,北太平庄街道第一时间响应,并在辖区内开展巡查工作。

北太平庄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以下简称“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的工作人员巡查至滨河公园附近时,发现公园内有一棵榆树碗口粗的主干枝已经折断,但并未完全坠落,而是搭在北侧道路正上方的两根废弃电线上,摇摇欲坠。与此同时,居住在公园对面楼上的热心居民,也通过文慧园社区向市民诉求处置中心报送了该处断枝情况。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应急小队携带作业设备,15分钟火速抵达现场。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指挥调度,社区工作人员协助疏导行人和车辆,应急小队一边利用高枝锯、高枝剪等专业工具,处置断枝悬空,并安排清运车辆对树枝快速转移。

与此同时,明光东路农科院附小校门口一棵榆树的侧枝不堪雨水重负,已经折断,折断的枝干不偏不倚,重重砸压在校门旁的门卫室屋顶上。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立即调派另一组抢险力量奔赴学校。抢险队员抵达后迅速评估险情,利用专业器械稳固断枝,防止二次滑落。随后,队员们攀上门卫室顶棚,在狭小湿滑的空间里,争分夺秒地对压顶的断枝进行精准切割和移除。经过近四十分钟的紧张奋战,压在门卫室屋顶的断枝被彻底清除。

北太平庄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街道通过“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的动态监控,对高大乔木及隐患树木建立“一树一档”台账,同时确保热线、网格平台等民声渠道24小时畅通,实现险情早发现、快处置。

及时转移人员

面对此次强降雨预警,苏家坨镇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人员转移工作,截至目前,已转移车耳营村4人、寨口点位7人、苏一二村2人、管家岭村7人。

为确保防汛工作有力开展,苏家坨镇集结了充足的镇级防汛应急力量,共计401人备勤。其中,水务专向分指174人、群测群防员20人、地质灾害巡查队10人、城市管理50人、人防汛期抢险预备队22人、林业45人、综治及巡防队80人,各类力量各司其职,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

在机械设备方面,苏家坨镇出动多台应急机械,包括台头村环岛铲车1台,车耳营村勾机和铲车各1台,草厂村新修大桥铲车1台,管家岭村铲车1台,寨口点位铲车1台,为防汛抢险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

“硬核”设备齐上阵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橙色预警,海融达公司全员动员、科学部署,全力投入防汛工作。

7月28日凌晨,海融达公司应急指挥部内灯火通明。“所有应急小组立即到岗!”随着一声令下,168名应急队员迅速集结,冒雨奔赴各个在建项目现场进行巡查。重点加强沙阳路、上庄家园南街、妇幼保健院、北辛庄排洪沟三期、香山南路截洪沟等关键点位的保障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配备了86台水泵、4500余袋沙袋等充足物资,24小时专人值守。”现场负责人介绍。作为区属国企,海融达还扛起社会责任,调派192名精兵强将担负全区24个防汛点位的应急任务。4台移动拖车式排水单元(龙吸水)、35套液压动力泵组,9台移动式泵站等“硬核”设备齐上阵,形成总排水能力达20500立方米/小时的强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