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海淀区迅速响应,靠前部署,各部门、街镇紧盯重点部位、科学调配力量,从交通疏导到隐患排查,从应急保障至群众转移,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点亮”平安归途
暴雨来袭,海淀交通支队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全警动员,积极应对,全力以赴疏导交通,为群众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据介绍,为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海淀交通支队各警区加强道路疏导,强化路面管控,做好疏堵保畅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种交通安全隐患。在辖区商圈、医院、学校周边等人流、车流密集的路口、路段,民警们冒雨坚守路面,及时对过往车辆进行分流和疏导,确保高峰期时段和主要交通路口不发生交通拥堵,给群众出行创造一个畅通、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此外,在重点路段设置减速、绕行等警示牌,安排专人值守,指挥车辆安全通行。
“我们全员在岗,而且准备了拖车、排水装备等专业设备,以便随时应对紧急状况。”海淀交通支队黄庄大队副队长吴镇良说道,通过亮警灯、鸣警笛、喊话提醒等方式,加强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劝导,提醒大家注意路面湿滑,务必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
开展“拉网式”排查
面对强降雨预警,西三旗街道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机制,以“早部署、严排查、强保障、明纪律”为准则,全面动员街道、社区、物业等多方力量,织密防汛安全网,全力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西三旗街道组织各物业单位及专业抢险队伍,对辖区内小区、育新花园西路、店南斜街等2处排水设施易堵点位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提前清掏雨水箅子、疏通排水管道等措施,确保道路排水畅通。同时,针对地下车库、低洼院落等重点区域,安排专人值守巡查,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目前,西三旗街道和各小区配备抽水泵80余台、防汛沙袋2000余个,并在2处易积水点位预置抢险队伍和设备,确保突发险情时“调得出、用得上”。此外,西三旗街道要求28个社区及物业单位同步做好地下空间防汛准备,沙袋、水泵等物资就近存放,遇倒灌险情立即处置。针对4户9名需转移居民,西三旗街道已妥善安置并二次核查住所,严防人员回流风险。
转移28名居民
针对强降雨天气,北太平庄街道早部署、快行动、严落实,各部室、各社区线上线下齐发力,全员进入应急状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街道备足了防汛物资、强化隐患排查,确保各项防汛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北太平庄街道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安排工作人员在降雨期间,持续紧盯智慧大屏系统,监控辖区下凹桥、易积水点等防汛重点点位,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与此同时,北太平庄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增加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巡查频次和密度,带领保洁作业由日常巡查升级为“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恢复”的动态模式,及时清扫路面积存的积水、淤泥和冲刷堆积的垃圾杂物,全力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与辖区环境整洁。
北太平庄街道各社区工作人员还对低洼院落、高空悬挂、地下停车库等点位全面开展雨天防汛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逐一清点核查防汛物资设备,并深入独居高龄老人家中进行走访和安全提示,叮嘱大家关好门窗、检查电线电器、注意用火用电安全等事宜。
此外,针对首都体院社区内部分地势低洼的老旧平房存在房屋漏水、积水等安全隐患,北太平庄街道第一时间转移安置老旧平房区15户28名居民,有效保障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设置临时避险安置点
为全力应对强降雨,清河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全面部署防汛工作。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责任分工,前往分管区域指挥调度。应急抢险组、物资保障组、车辆保障组等8个工作组全部到位,确保防汛工作有序开展。
与此同时,街道对辖区内包括朱房路与学府树中街交叉口等在内的防汛重点点位加强巡查,各点位责任人现场值守,各部门联系人在岗在位,随时联系处置险情。学府树家园第二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雨水箅子进行细致巡查与清理,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内涝。社区南侧的朱房路为低洼积水重点路段,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居民群提示等方式,及时通知车主将停放的车辆驶离,以防车辆被淹。同时,社区积极协调,将G7桥下设为临时停放区域。截至发稿时,共有80余辆车辆驶离该低洼积水区域,未造成财产损失。
此外,清河街道还将清华附小、海淀实验二小、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北外附校、长城润滑油厂区作为临时避险安置点。7月27日,清河街道转移了清河中街39号院13户27人,并配送水果等食品。
凌晨清理积水保畅通
7月28日,面对强降雨天气,东升镇马坊社区迅速响应,马坊社区党委书记韩彬第一时间带队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人防工程、自营性宿舍、雨水箅子、单元门口雨搭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并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实施紧急处置,力争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入夜后,马坊社区班子与辖区物业保持高效联动,冒雨加强夜间巡查频次,确保各类突发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有效处置,全力守护雨夜安宁。7月29日凌晨1点雨势稍歇,辖区物业立即对小区内低洼积水路段开展积水清理工作。大家齐心协力,以最快速度恢复道路畅通,保障居民安全出行。
全员停休投入防汛值守
面对强降雨,海淀区应急管理局迅速响应,全员停休,24小时坚守岗位,全力以赴投入防汛值守工作。
7月29日凌晨,应急指挥大厅灯火通明,值班人员紧盯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将预警信息传达至各镇街、相关部门及重点企业,并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海淀区应急管理局将继续坚守岗位,密切关注天气形式变化,做好预警发布,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全区人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汛“安全堤”。
112名值守人员24小时在岗
“师傅,这处雨水箅子有点堵,赶紧清一清!”面对强降雨,马连洼街道的防汛巡查员老王拿着铁钩,蹲在辖区主干道旁,麻利地拨开箅子上的落叶与杂物。这是马连洼街道开展防汛工作的一个缩影——从重点区域巡查到应急物资备勤,从责任压实到快速响应,一张坚实的防汛安全网正悄然铺开,全力守护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马连洼街道应急物资储备点,工作人员正逐一检查防汛设备。不大的仓库里,10台抽水泵整齐排列,1000条吸水沙袋码放得严严实实,30套封路隔离护栏随时待命。“112名值守人员24小时在岗,3支应急队伍50人随时能出动。”负责物资管理的同志拍着胸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