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淀区田村路街道29个社区携手联动各自辖区内物业、志愿者及青少年儿童等群体,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不仅推动了社区环境的整体优化和资源再利用水平的提升,也为各个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光彩。

为深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提升社区环境水平,各社区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活动内容,在突破传统的单向宣传模式的基础上,注重体验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让居民更能沉浸式参与活动,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社区利用“会客议事厅”等议事协调机制开展活动:半壁店第一社区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建议,社区党组织积极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治理重点任务,明确物业、业委会和党员志愿者的工作职责,形成“社区统筹、物业落实、党员示范、居民参与”的协同共治体系;阜石路第四社区以居民协商议事会为平台,让居民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人翁”,会上通报工作进展,倾听居民关于公共区域堆物等问题的反馈,对反映情况及时安排清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落地见效。

有的社区组织开展了“社区清洁日”活动:东营房社区、幸福社区、永达社区等社区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协同小小志愿者们清扫公共区域,擦拭健身器材,清理社区绿化带;西木社区联合物业工作人员清理社区堆物堆料,消除卫生死角,用劳动实践美化家园;建西苑第一社区对小区楼道、绿化带、单元门口等区域的堆物堆料进行全面清理,20余处杂物“堡垒”被夷为平地,久拖不决的“脏乱差”顽疾终被连根拔起。

有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不同于一般的发放宣传册,社区增加了互动环节,通过现场讲解、趣味问答等方式,为青少年儿童精准普及分类知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其中瑞和园社区更是别出心裁,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居民参与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居民自主分类投放意识。

有的社区举办了“旧物换新颜”活动:阜石路第一社区、玉海园三里社区鼓励居民创意改造闲置物品,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平日里被忽略的废旧纸盒、喝完的塑料瓶、闲置的鸡蛋盒,在孩子们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西木社区鼓励居民以旧换新、旧物互换,本次开展的旧物置换活动共计置换清理了近500公斤废旧物品,从源头促进垃圾减量;致和社区联系旧物回收公司,开展“旧物垃圾断舍离”活动,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肯定与支持,并有多位居民反映希望定期举办这个活动,当日共回收旧物600余斤。

还有的社区组织居民开展“楼门整洁评选”活动:永景园社区通过居民共同制定标准,树立标杆、公开表彰的评比形式,激发居民维护公共环境的自觉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此次活动成功构建了“多元共治”的参与格局。通过街道的统筹组织、社区物业的紧密配合、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众多家庭和青少年的踊跃加入,在街道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此次活动不仅有效巩固和提升了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与旧物利用能力,更显著改善了楼道和社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

街道将继续创新工作方法,巩固活动成果,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生活常态,携手共创更加绿色、整洁、美好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