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海淀区海淀镇妇联组织辖区30名青少年走进中国核工业科技馆,以一场沉浸式科技研学为“铭记烽火岁月,智探科技未来”暑期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这场融合科技探索、历史传承与精神启迪的特别课堂,让青少年在触摸“大国重器”发展脉络的同时,也在心中播下了科创报国的种子。
“如果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每次到达乌龟之前的位置时,乌龟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他真的永远追不上吗?”活动开场,科技馆工作人员以“阿基里斯悖论”抛出思辨话题,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讨论热情。现场,5个研学小组围坐讨论,有的用彩笔在纸上绘制运动轨迹,有的用手模拟“追跑”场景,笑声与争论声此起彼伏。“原来‘无限划分’和‘运动本质’可以这样理解!”刘同学兴奋地说,“科学家们是不是也这样通过提问找到答案的?”
海淀镇妇联工作人员表示,这种“问题导向”的探究式学习,旨在引导青少年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思考。活动现场,孩子们将讨论成果认真记录在研学手册上,既有对核科学基础知识的梳理,也有对科学家精神的感悟。“手册里的每一页都记录着我们的思考,回家后还要和爸爸妈妈分享。”王同学说道。
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的摇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载着中国核工业的光辉记忆。从“一堆一器”的艰难起步到“多堆多器”的蓬勃发展,从皇城根下的探索到大石河畔的深耕,这里见证了中国核科技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程。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7位曾在此工作生活,用智慧与坚守铸就了民族科技的丰碑。“原来课本上的英雄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奋斗过!”陈同学在研学手册上写道,“他们的坚持让我明白,科技强国不是口号,而是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
海淀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暑期系列活动的收尾,本次研学之旅实现了科技、人文与艺术的跨界融合。辖区青少年们不仅解锁了核科学的神秘面纱,更在心中种下了‘将个人理想与科创精神融入中国梦’的种子。未来,海淀镇将持续链接优质资源,让更多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科技魅力、传承奋斗精神,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的新时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