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近日,《烽火抗战——抗战时期的人民军队》在位于海淀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学馆开展。200多张照片、大量的文字史料和老物件,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引导广大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六大部分重温烽火岁月
展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共同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武装部和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后人铭记抗战时期人民军队的英勇事迹。
展览分为“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战斗在白山黑水”“浴血在华北敌后”“华中人民的长城”“华南抗战的旗帜”“从胜利走向胜利”六部分,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武装力量,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区域,有效牵制和消灭大量敌人,在抗战时期不断发展壮大,夺取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
除了文字史料和照片,展览中的实物展品更是让历史“活”了起来。
“这里有军号,还有弹药箱,太震撼了。”来自北航国旗护卫队成员们一边参观一边交流。在展览现场,有磨损严重的干粮袋、行军壶、弹药箱、军用挎包、草鞋、土碗、蓑衣、子弹袋等实物展品,将观众带到了烽火硝烟的岁月。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展板叙述了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和第2路军抗战英勇事迹。在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的带领下,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以少制多、以弱制强的一次典型战斗——岔沟突围战画照前,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1938年10月,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一部,在吉林临江岔沟突围战斗中毙伤俘日、伪军80余人。
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在杨靖宇将军照片前,参观者默然肃立。“杨靖宇将军‘忠贞报国’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永远缅怀、敬仰。”一位参观者说。
学子感悟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我有幸参与了本次展览的筹备工作,主要负责视觉设计,希望用视觉语言更好地传递历史的厚重与先烈的荣光,让更多人在观展时感受到那份力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研一学生、北航国旗护卫队队员张悦说。从展区整体色调的确定,到每一块展板的排版,再到灯光效果的调试,张悦都倾注了很大心血。“在整理抗战史料时,我被先辈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深深震撼,也进一步领会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
张悦说道,作为新时代的北航学子,不仅要铭记历史,铭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更要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融入血脉。“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应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斗争中,人民军队始终站在最前线,扛起了救国图存的民族脊梁。”北航学生工作部专职学工干部何其超用生动的语言为参观者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带领大家重温那段烽火岁月。他说,这次展览的主要目的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广大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今天,我们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回望烽火岁月,从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到9月中旬,对北航全校师生及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