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伊始,海淀区中小学生迎来2025年秋季新学期。据了解,辖区多所学校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为契机,开展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开学“第一课”。

9月4日,海淀区民族小学举行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活动当天,学校特别邀请陆军某部现役战士执行升旗仪式,铿锵有力的步伐、整齐划一的动作,让在场师生感受到“守护家国”的力量。

校长丁凤良在致辞中以抗战胜利80周年及阅兵盛典为契机,围绕学校“爱中国,怀天下,当自强”的成长目标,寄语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用奋斗担当强国使命。抗战老兵储渭作为新四军医疗队伍的老战士,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他回忆了抗战时期简陋医疗条件下战士们的顽强战斗和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告诫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暑假期间,学校少先队员代表走进抗战老兵家中,聆听战斗故事并用视频记录下来在活动现场播放,让师生们深刻体会抗战英雄的真实与伟大。此外,学校还为在“铭记历史致敬英雄”主题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代表颁发证书,鼓励全体同学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在“看今朝,盛世图景”篇章,孩子们通过书画形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2个“世界第一”,将对先烈的敬意转化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朴素愿望。学校还为家长导师团代表颁发聘书,一年级1班的军人家长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寄语孩子们“立报国志、修报国能”。

9月4日,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以“从烽火记忆到未来之光”为主题,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实践活动,将红色基因传承与科技创新教育深度融合,为师生带来一堂意义非凡的成长启蒙课,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国与创新的种子。

学校在红色教育上大胆创新。“红色护照”云平台正式发布,整合北京地区抗战纪念场馆资源,学生可通过线上打卡、知识问答、实践记录等方式,持续深化红色认知。“烽火印记——北京抗日战争主题片区特展”同步开展,珍贵历史图片、实物复刻品生动还原北京地区抗战历史,让师生在校园里就能“触摸”历史、感悟精神。

科技创新是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模拟飞行社团展示环节,社团成员熟练操控模拟飞行器,精准动作、炫酷技巧展现四小学子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探索成果。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基地授牌仪式,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模拟飞行专家组组长李恒、北京市模型运动协会会长李燕为实验四小授予“中国航协青少年航校”“北京市青少年模型培训示范基地”称号。学校聘请空军大校、特技飞行员张跃华担任科学副校长,张跃华承诺将把航空知识、国防理念带给同学们,帮助大家种下“飞天梦”“强国梦”。

此次“开学第一课”是海淀实验四小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从红色记忆中汲取精神养分,在科技创新中点燃未来之光,实验四小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热爱科学,以红色信仰与科学精神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