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海淀创新大讲堂走进文晟社区。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侯璐以“什么是 DeepSeek?会思考的数字助手”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演示与通俗讲解,引导青少年直观感受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的对话能力,揭开其自主学习的技术奥秘。

课程开篇,侯璐直接打开DeepSeek网页端“开始对话”界面,以“和AI像朋友聊天”为切入点引导互动:“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问它。” 当有同学提出 “想去火星住怎么办?”,DeepSeek 不仅即时给出答案,还通过联网搜索补充最新行星定义;随后在深度思考中,AI 分步骤拆解火星移民的技术难题,展现出“多学科老师协作解题”的分层专家能力,引发在场青少年阵阵惊叹。

紧接着,侯璐演示了DeepSeek更具灵活性的隐藏功能:输入数学公式可瞬间生成计算过程,下达“用李白风格写荷花诗”指令能立刻产出古韵新作;若觉得答案晦涩,只需告知“用小学生能懂的话解释”,AI 便会切换表达逻辑。尤为关键的是,当同学围绕航天话题连续追问时,DeepSeek的回答始终保持上下文连贯。侯璐适时点拨:“这就是多轮对话技术的魔力,让AI像能记住聊天内容的朋友。”

在青少年对对话功能充满好奇之际,侯璐深入讲解核心原理:“这些灵活表现,源于DeepSeek 的自主学习能力。” 她用生活化比喻拆解技术:“传统程序像只会背诵答案的考生,而DeepSeek 是会整理错题本的学霸 —— 通过动态专家进化机制,就像学生订正错误、总结经验。” 为让原理更易理解,她又以“拼拼图”类比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AI思考时既看‘拼图封面’(整体逻辑),又比对‘碎片形状’(细节关联)。” 现场,有同学提问 “AI能理解古诗词吗”,DeepSeek 不仅解析出诗句意境,还通过多令牌预测技术生成贴合风格的续作,直观印证其对中文语境的深度把握。

据了解,此次海淀创新大讲堂科普活动,不仅解答了青少年“什么是 DeepSeek” 的疑问,更在他们心中播下探索智能时代的种子,为青少年接触前沿科技、培养科学思维搭建了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