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海淀区教科院和平未来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以“探秘科技宝葫芦”为主题的科学节活动。活动以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宝葫芦”为载体,将人工智能等科技知识化为葫中“宝藏”,让同学们共同参与一场沉浸式的探索之旅。
操场上,学校邀请的专业科普团队带来了20个趣味十足的科普互动项目。科普志愿者化身“科学魔法师”,一场精彩的科学魔法秀瞬间点燃现场氛围——“爆炸头博士”手持液氮容器登场,当液氮与空气接触的瞬间,白色雾气轰然升腾,引得台下学生发出阵阵惊呼;随后亮相的“空气炮”一按下开关,无形的“空气炮弹”就击飞了远处的纸箱,让孩子们脸上写满惊奇,纷纷凑到台前想要一探究竟。
校园各处的科普互动展位上,G1机器人与机器狗灵活地穿梭其间,时而迈步“巡逻”,时而做出转圈、摆尾等可爱动作,引得孩子们忍不住伸手与“机械伙伴”互动。VR体验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戴上VR设备的同学有的“坐”进返回舱感受太空漫游,有的“驾驶”飞机翱翔蓝天,还有的在模拟雪场体验极速滑雪。另一个展区融合了物理声光电等多重元素,包括脑波赛车、克拉尼图形、声驻波、水果钢琴、发电赛车、穿越火线等,孩子们或两两合作,或独自尝试,在动手操作中解锁物理知识的奥秘。此外,下棋机器人、写字机器人、仿生编程机械狗、智能射击等项目也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科普志愿者还现场开设“科技小课堂”,手把手教授同学们制作避障机器人和航母发射器,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听讲解、仔细拼零件,在动手中学习知识。
学校校长丁刚表示,面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汹涌浪潮和给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两年来学校陆续引入了AI双师课堂和AI智能通识课,同时让AI进入教学参与精准评估。此次举办科学节,也是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科技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实现“智启童心”,播种“科创梦想”。(北京青年报 记者 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