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7时,北京语言大学梧桐会堂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当《保卫黄河》的雄浑旋律在礼堂内响起,参与九三阅兵广场合唱的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校学子再度集结。歌声瞬间点燃了全场千名观众的热情,拉开了“2025‘八大学院’青春之夜”的序幕。

文脉传承,凝聚青春共识

这场由海淀区委宣传部、团区委指导支持,学院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的文化盛宴汇聚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城市学院9所高校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青春力量。

“当《保卫黄河》的旋律响起时,我的眼眶湿润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房天宇在观看演出后说,“特别是了解到台上合唱团的同学们曾参加过九三阅兵,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学生,更是‘学院路共同体’的一员。这种基于共同记忆和价值观的情感连接,远比单纯的才艺展示更有凝聚力。”

这场震撼人心的开场,为整场活动奠定了庄严而深情的基调。“‘八大学院’所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段新中国专业人才培养的奋斗史,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气质。举办‘八大学院’青春之夜,就是要打破高校间的无形围墙,让各校特色在交融中实现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升华。”学院路街道文体科技负责人郝梦表示。

舞台纷呈,尽显青春本色

整场活动以三个篇章为轴,徐徐铺陈开“八大学院”多元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青春风采。

在第一篇章“学院新生·青春序章”中,踢踏舞《舞踏苍穹》、器乐合奏《上春山》、歌曲串烧《七里香》《我的未来不是梦》《起风了》及相声《开心一刻》共同勾勒出青春的朝气与憧憬。第二篇章“活力绽放·光芒闪耀”让青春的多元色彩尽情泼洒。街舞《FeelSpecial》《Gee》动感的节奏与精准的舞步彰显着青春的无限活力,各校乐队轮番登场,各展才艺,赢得现场强烈共鸣。第三篇章“赤子之音·筑梦同行”将活动推向情感的高潮。小合唱《我爱你中国》歌声深情而真挚,器乐合奏《中国龙》气势恢宏,舞蹈《融舞中华》以优美的舞姿展现了民族交融的和谐画卷。最终,全场起立,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在礼堂内久久回荡。

“作为现场演出人员,最打动我的是在后台看到的场景。”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周俊杰说,“演出结束后,地质大学打击乐团的同学和北科大乐队的成员在交流演奏技巧,矿大跳舞的姑娘们和石油研究院的老师合影,不同学校、专业及年龄段的艺术爱好者因为这场活动而相聚相识,让我深受触动。它让我们看到,艺术真的能跨越一切界限,把学院路的青春力量紧紧凝聚在一起。”

融合共建,赋能青春未来

“本次‘青春之夜’的举办,是学院路街道以‘八大学院’品牌为纽带,系统性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推动校地协同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郝梦说,活动通过极具感染力的文艺形式,将分散的院校资源凝聚为统一的区域文化身份,在显著增强学子归属感与自豪感的同时,构建了一个超越单一活动的育人平台。

这正是“八大学院”品牌矩阵持续深化的体现。从吸引超30万人次参与的“八大学院美食嘉年华”,到打破高校实验室围墙的“科普营”活动,再到此次激荡心灵的文艺展演,“八大学院”这一历史IP正通过多元化、常态化、品牌化的活动载体,被持续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这种系统性的品牌建设,有效联动街道、高校与科研院所,将深厚的文化积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

“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学校学生的才华与特色。”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小张表示,“既拓宽了交友圈,也强化了我们作为‘学院路学子’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由文化认同产生的凝聚力,正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