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晚上散步得走到小区外的公园,现在小区里有了环形步道,不出小区就能遛弯锻炼,真是太方便了!”家住丽湖馨居小区的段阿姨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龙山街道以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为抓手,在居民积极参与下已精准确立36项民生项目。从健身设施增补、休闲场所修建,到便民车棚搭建、小区路灯更新,一件件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的“小改造”,化作家门口触手可及的“大方便”,让“民呼我应”的服务温度直抵群众心坎。
在丽湖社区,通过居民议事厅了解到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健身休闲”的迫切需求后。社区组织老干部、党员、居民代表共同研究商讨,最终确定了建设环形步道的改造方案。如今,这条环绕小区的步道已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家门口的幸福”。此外,该社区还将14号楼前的废旧的水池改造成“医保公园”。以前该水池存在安全隐患,夏天时还滋生蚊蝇,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现改造后,居民可以在楼下休闲锻炼,公园内还设置太阳能座椅,居民在公园内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社区内的改造,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车站路社区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接单”落实,更换老化雨水管解决雨季积水难题,改造老旧车棚提升停放安全性,为居民更换破损纱窗阻隔蚊虫,一系列“微改造”让居住环境更舒心;龙湖新村社区则通过“流动办公桌”深入群众一线,现场征求居民意见。在了解到居民反映的小区照明不足问题后,迅速立项落实,安装更换了多盏小区路灯,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
不仅聚焦当下需求,街道更着眼长远民生。街道工作人员对下半年拟立项的13项民生项目已全部完成实地调研,同时稳步推进下半年在实施项目,从莲馨苑小区的充电桩安装解决居民“充电难”,到车棚照明、监控加装提升安全保障,再到小区活动室改造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每一项都紧扣居民“急难愁盼”,确保惠民工程精准落地、见行见效。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街道确立的36项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项目目前已大部分完工,惠及辖区数万居民。这些看似是小改造、小项目的工程,却切实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大问题,体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温度与效能。
龙山街道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项目负责人杜江波:“后续我们继续坚持村居、街道联动,强化工程项目审核把关的力度,确保每一分经费都花在刀刃上,使项目效果达到群众预期。让这笔“暖心钱”花出温度、花出实效,最终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收集需求”到“落地项目”,从“多方协同”到“群众满意”,龙山街道以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为纽带,将“民呼我应”的机制贯穿始终,推动更多惠民实事落地见效,让居民的获得感在一件件实事中持续升级。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