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泉河街道馥郁苑社区深耕细作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推动治理模式,从“简单化一”到“量体裁衣”的深刻转变以“共治、惠民、润心”为核心奏响精细治理三部曲。
第一曲议事当家破难题 老楼共治聚合力
“以前一到汛期就发愁,现在有了防汛队,心里踏实多了。”家住于家园一区8号楼的李叔叔感慨地说。于家园一区7、8号楼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老年居民占比高、设施老化、防汛压力大等问题曾是居民的“心头病”。如今,这里却走出了一条“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自治新路。 改变始于社区发起的“楼院守护行动”。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小区缺乏常态化值守机制,且存在楼道消防通道堵塞、公共设施损坏、独居老人需生活照料等问题。针对这些民生难题,社区党委召开居民议事会,组建“邻里值守队”,并建立“分时段轮值”制度,社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发挥各自优势,担起楼栋巡查、安全隐患排查、居民诉求收集等工作。而每到汛期,“邻里值守队”便升级为“楼院防汛队”,提前排查排水口、清理杂物,24小时轮班值守,在今年的防汛保障工作中,更是仅用15分钟就完成全楼防汛布置,成功化解倒灌风险。他们的担当和坚守,让邻里间的关系愈发紧密,也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合力。
第二曲设施升级惠民心 老院焕发新活力
“家里楼层高,以前上下楼可费劲了,现在电梯装好了,不仅出门方便,楼下还能逛逛花园,心情都舒畅了!”看着老院的喜人变化,家住于家园甲9号楼的张大爷脸上满是笑意。 老年居民集中、无电梯出行难、小区绿化零散等曾是这个老院的“老大难”问题。为此,社区精准锚定“出行+环境”两大痛点,将“加装电梯”与“环境改造”同步推进。加装电梯初期,考虑到居民诉求存在差异,社区随即成立专项工作组,为居民提供政策解读、手续代办“一站式”服务等,并通过召开“一对一沟通会”,全面公开分摊费用、施工进度等信息,及时消除居民顾虑,真诚沟通有效化解矛盾,最终实现电梯加装工程顺利完成。 电梯投入使用后,社区又整合小区闲置空地,打造出绿意盎然的“口袋花园”,种植绿植、布置景观,让“闲置地”变身居民家门口的“舒心园”。如今的甲9号楼,既有“上下楼无忧”的便利,又有“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惬意,成为老年居民安享晚年的“幸福家园”。
第三曲红色文化育新风 浸润民心促和谐
走进教师公寓小区,一条长15.15米的家风家训文化长廊让人眼前一亮。木质仿古的结构下,图文并茂地展示着百年党史、先烈事迹和身边模范。“每天路过都会停下来看看,这些故事对孩子教育意义太大了!”社区居民刘阿姨赞叹道。 作为教师公寓的特色资源,社区充分发挥退休教师的资源优势,以文化长廊为载体打造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等内容,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家风与道德教育。同时,“园丁俱乐部”也定期开设书法班、剪纸班等,每月展示学习成果,形成“每周有课堂、每月有成果”的常态化机制。此外,社区还依托“我们的节日”、“邻里节”、“慈孝文化节”等,举办古诗词诵读、书法临摹、剪纸等文化活动,让笔墨书香浸润人心,并将各类文化作品融入楼门文化创作中,构建“文化润心”的楼门生态,让传统技艺成为传递社区声音的载体。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