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小区的地面太破了。”

“是啊,坑坑洼洼,走路崴脚,雨天还积水。”

“听说盈谷中心小区的路面已经修了,多方出资,居民捐款,不如咱们也用那种模式,把小区的路面修一下?”

建西社区居民议事厅里,五号公寓的居民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小区路面维修的问题。这间小小的议事厅,议出了不少社区“大事”呢。

9月6日,文乐胡同14号楼6个单元电梯加装协议签约,同时也标志着,平谷区第一栋整楼签约的电梯加装项目诞生。这其中,居民出资,共议小区发展,践行居民事情居民议的民主协商的制度,成为这项成绩中浓墨重彩一笔。从居民提出项目申请,到工程出资分配,再到居民商讨利弊促成签约,协商共议贯穿各环节、全过程。社区议事厅搭建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间的沟通平台,让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从提出社区发展建议的“建言者”,成为参与社区治理的“践行者”,不仅增强了居民在社区的归属感,更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

社区议事厅充分发挥“功能型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让大事小情在“议”中得到解决,让邻里关系在“议”中走向和谐,坐下来和居民面对面、居民与居民之间心贴心,就如家里亲人拉家常,在轻松亲切的氛围中解民忧办实事。

由于维修不及时,魏女士家暖气管深夜突然爆裂,家中跑水,楼下住户新装修婚房被浸泡,社区议事厅及时介入,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意见,还原事情真相,客观讲述观点,最终就责任赔偿达成谅解,突发烦心事得以圆满解决。

府前西街底商均为个人所有,没有物业,没有公共维修基金,楼顶防水层老化漏水,八家商户走进社区议事厅,经过多次协商,确定维修方案,按面积分摊费用,设立监管账户,看似无从下手的麻烦事“议”出了一条简单路。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盈谷中心小区路面破损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社区议事厅发挥平台功能,促成开发商、物业、住建委、公路局、业委会多方会谈商议,最终建设性的提出“六个点”治理模式,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出行难题得以解决。今年6月,参考“六个点”模式,5号公寓小区也开启了多方集资维修小区路面的项目,居民积极参与,政府、物业、施工方等大力支持,让“老大难”迎刃而解。

“议事厅既是治理,也是服务,我们社区议事厅鼓励和吸纳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促进治理与服务相融合,以治理促进服务,以服务提升治理,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美、社区和谐,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社区主任方彩芹说。

社区议事厅,居民参商议事、畅所欲言,社区服务模式向“人性化”“亲情化”“协商化”转变,不仅提高了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更找到了共建家园的成就感与共享成果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