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起,平谷中学依托1+3实验项目,组建“航天科学特色实验班”,在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的前提下,进行航天特色校本课程学习,参与科普卫星研制与应用实践活动,按照航天科学人才成长规律进行特色培养,打通“初中-高中-大学”的贯通式人才培养通道,培养航天科技事业接班人,为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建设提供后备人才保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创造条件,培养接班人。

开发一套航天特色课程

学校为航天特色实验班的学生构建了知识类、体验类、实践类三大类航天课程体系。知识类课程:开设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紫丁香”计划大中衔接课程《航天概论》;邀请戚发轫、周志成院士、航天五院科研专家多次为学生做航天讲座。体验类课程:组织学生和家长参观宇航员培训中心、北航博物馆等;组织科技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航天科技教师培训,并观摩“嫦娥四号”卫星发射;组织高中师生参观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实践类课程:与航天教育联盟合作,开设北斗导航、探月工程、遥感卫星、功能模拟卫星等课程。

建设一组航天创客实验室

学校引进航天科技实验室建设的优质资源,建设一组包括卫星、智能探测等系列的示范性航天创客实验室。航天创客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将航天知识与动手操作相结合,打破传统课堂的理论局限。对航天有兴趣的学生能在实验室深入学习,为未来投身航天事业打下坚实基础,成为科技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师等专业人才。

开展一系列航天特色实践活动

学校依托中小学航天科普师资培养种子工程、中学生科普卫星研制与应用工程、中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以及航天相关科研院所丰富的科技资源,联合平谷区中小学教师及中小学生,开展系列航天特色实践活动,感受航天科技成果,传承航天精神。

打造航天校园文化建设

将平谷中学历史、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中融入航天精神、航天文化、航天科技等特色元素。通过航天知识图文资料、仿真航天器模型等载体用视频、图片及文字方式,系统介绍世界及中国航天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形象直观的展示弹、箭、星、船、器、站等系列航天成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展望未来,平谷中学航天教育将继续着眼于服务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培育青少年探索未知的勇气,拓宽国际化视野,增强学科融合能力,通过航天系统思维锤炼,打造未来科技人才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