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薯光博士农场培育的新品种Dr52°丝滑蜜薯在马昌营镇试种示范,标志着该镇“博士农场+家庭农场”协同发展模式正式落地。在镇政府统筹下,薯光博士农场联合沱沱工社、双营有机农场及多个家庭农场,携手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共同推进有机农业公域品牌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科技引领,多方协作促产业升级

此次种植的Dr52°丝滑蜜薯由薯光博士农场研发,依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及华南农业大学高效栽培体系,实现品种优化与生态种植双突破。项目通过“博士团队技术输出+家庭农场实践运营”模式,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田间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20%,预计亩产提升30%。

马昌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伟表示:该模式通过试种示范,打通产学研链条,形成可复制的有机农业样板。未来将以蜜薯为起点,拓展至果蔬、杂粮等品类,构建全域有机农业生态圈。

公域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同步启动“马昌营有机农业”公域品牌建设,通过统一标准、共享渠道、联合营销,提升区域农产品附加值。消费者可通过溯源系统查看种植全程,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透明品质。

政府搭台,一起“甜蜜蜜”

薯光博士农场创始人李洲表示:马昌营镇党委政府积极搭建平台,把沱沱工社、双营有机农场和多家家庭农场拧成一股绳,共建“有机农业品牌联盟”,以后马昌营镇的农产品将统一贴上“有机认证+溯源二维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此举不仅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更为京津冀都市圈提供了优质农产品供给,助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