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平谷镇东寺渠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双方以“党建引领促实践,青春担当助振兴”为主线,把组织优势、专业优势与乡村一线需求精准对接,为构建校地协同育人、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示范。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张莉,商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张璐,商学院团总支书记张思源及商鹿先锋实践小队5名大学生,平谷镇代表及东寺渠村党支部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以共建为桥,把组织力转化为育人力、发展力

活动现场,双方党支部书记签署共建协议,并同步揭牌“商学院党员先锋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与“商学院劳动教育基地”。这是商学院“先锋工程”党建品牌在乡村落地的又一次实质性拓展,也是东寺渠村以党建引领撬动青年资源、数字资源的重要抓手。

以思政为魂,把“大思政课”搬到广阔田野

商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张璐以《青春挺膺担当——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为题开设微党课,围绕坚定理想信念、锤炼真本领、涵养为民情怀、勇于改革创新、坚持党建引领五个维度,勉励青年党员把专业所长写进乡村振兴的真实场景中,用行动回答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呼唤。

实践团队队长于靖雅、学生代表赵文轩分享了本次“千人百村”社会实践中,在电商培训、基层宣讲、防诈防火宣传、垃圾分类实践等一线工作中的体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是比喻,而是路径。

以需求为导,专业赋能乡村场景落到“点子上”

东寺渠村党支部书记周军来表示,村里不少商户有触网意愿却缺乏方法,实践团队带来的电商培训、直播运营辅导,为村民打开了新思路;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张莉指出,学院将把“党建+专业+实践”做深做细,推动形成“项目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品牌共塑”的长效机制。平谷镇党建办主任薛婷婷强调,青年与乡村的“同频共振”,关键在常态化、机制化的合作,希望未来双方合作不断落地,实现共建共赢。

以机制为依托,把一次活动升级为长期行动

下一阶段,双方将围绕电商赋能、乡村品牌打造、基层治理支持、志愿服务常态化等重点方向,持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让更多青年在乡村大地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一次签约,是起点,更是承诺。

当青春与乡村相遇,当党建与实践同频,理想就不再悬浮,知识便与土地相连。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学院与东寺渠村党支部,将在更深层次的共建中,把“青春挺膺担当”的铿锵誓言,写进乡村振兴的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