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上的烫金大字,载满了居民对社区工作认可。近日,辖区居民金奶奶委托其女儿将一面锦旗交到了鲁谷街道永乐西北社区工作人员手上,这“感谢”背后的主人公便是该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带给居民无微不至关怀的社工车轶轩。

“面带微笑,办事靠谱”是社区居民与同事们对车轶轩的共同评价,作为包楼社工的他,主动担当起“大家长”责任。该楼居民金奶奶已年过八十,平时子女不在身边,车轶轩便将老人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小到关怀慰问,大到送药送物,帮助解决帮忙问题,面对金奶奶的请求,车轶轩从不说不。

“小车,我们楼道门又打不开了”“小车、门前的小花园里有人扔了很多东西”“小车,我的燃气灶点不着了”“小车,我把钥匙锁在屋里了”……无论是面对盛夏的酷暑,还是顶着深冬的严寒,面对金奶奶发来的求助信息,小车总会第一时间回复一句:“好的阿姨,您别着急,我马上就到”。

就是车轶轩的每应必答,给了居民无限的安全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在车轶轩的工作日志,每天的行程几乎都排得很满,涉及民生方方面面,金奶奶也只是车轶轩的众多关注对象之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车轶轩也成了居民眼中最熟悉的“老街坊”。

纸短情长,金奶奶还亲手写了一封长达7页感谢信。信上,每个字符都表达着老人对车轶轩和其他社区工作者的感谢之情。在信中一个细节透露了为何金奶奶的子女如此感谢车轶轩,原来在老人的手机里,联系人一栏中,车轶轩的排序比其子女排得还靠前,每次金奶奶和子女提起小车,话语中洋溢的幸福感和信任,也使其子女心中充满感恩、感谢和感动。

得到居民肯定和感谢后的车轶轩表示:“感谢居民对我工作的认可,对我们社区工作的肯定。我们社工的工作很琐碎,很日常,但这一件件琐碎之事,在我心中都是关系到居民民生的大事,感谢信和锦旗给了我鼓励,让我知道我做的工作是如此有意义,使居民提升幸福感是我所做社区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社区工作连接着千家万户,把社区居民当成亲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是社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感谢信不仅表达了社区老人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居委日常工作的激励和肯定。”永乐西北社区书记曹珊珊表示,今后一定会始终坚持以“儿女之心、儿女之情”,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全心全意、脚踏实地地为居民服务。

来源:鲁谷街道宣传联络站 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