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石景山区召开区处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张宝昌围绕“智能感知与机器人技术研究前沿亮点及趋势”作专题辅导报告,并进行交流研讨。区委书记常卫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准确把握科技革命前沿趋势,着力提升谋划布局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能力水平,高质量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高水平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田利跃,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张利军参加学习。
张宝昌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历史、机器人技术研究前沿亮点及趋势、机器人赋能工业生产等方面,对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的核心突破、重点应用方向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解读。
常卫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成为科技领域新热点和科技竞争新高地,北京市已出台“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我区正紧抓以人工智能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开辟产业新赛道、积蓄发展新优势。
常卫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发展人工智能的责任感、紧迫感。把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作为赢得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紧盯前沿发展态势,发挥我区人工智能产业特色鲜明、大模型集聚区建设初见成效的优势、在全市“一超多强”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一席的优势,加快推动实现更多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以《石景山区促进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为抓手,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契机,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战略支撑,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构建起要素完备的产业生态体系。用好未来产业育成中心等平台载体,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重点,探索“典型场景+试点示范+推广应用”的成果转化模式。加强与市级部门联动,前瞻谋划在区实施的人工智能创新引领项目,引导优质项目和企业集聚。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强化实验室、创新联合体等资源导入,加快推进智算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探索惠企政策直达企业新模式,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全力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以超常规力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源源不断提供智力支撑。
要深化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更好赋能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向纵深发展,加速AI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示范性行业应用,参照学习先进地区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落地路径。全力支持科研攻关,用好“揭榜挂帅”机制,推动垂直行业大模型研发和创新应用。用好区域资源优势与重大契机,创新开放应用场景,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在区内转化落地。不断创新智能服务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便利千家万户生活。
会上,区领导李文化、马斌围绕学习主题作交流研讨。
区领导钱行、迟志禹、王其志、张维新、申键、宁慧娟、张玉国、张伟、钟棉棉、曹世辉、张盛军、葛强、杨贵宝、丁仁猛参加学习。
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