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闲谈牵出的“健康警报”
近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大厅里,王先生的爱人专程将一面锦旗递到医务人员手中。
故事的开端,源于一次看似偶然的对话。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门诊走廊里,王先生正和同事闲聊,随口提起自己近来频繁尿血的事儿。这看似寻常的话语,恰被路过的健康管理中心东医生捕捉,“尿血”一词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东医生的心中激起了涟漪。多年的临床经验如同精准的“听诊器”,让他瞬间捕捉到这一症状背后潜藏的健康风险——这很可能与泌尿系统肿瘤相关。
在医者责任感的驱动下,东医生快步上前,耐心询问王先生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和感受。当得知王先生已多年未做体检时,他当即建议王先生进行专项检查,语气里的恳切让王先生动容。征得同意后,东医生迅速协调,很快为王先生安排了泌尿系超声检查。
健康管理中心第一时间启动MDT多学科会诊机制,为王先生开通绿色诊疗通道。腹部增强CT和PET-CT检查如同“透视镜”,王先生最终明确诊断为肾癌。随后,王先生顺利转入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为病情控制抢下了关键的“黄金时间”。
复查单上的“风险捕手”
2025年6月,工作人员按计划通知王先生进行术后复查。
影像检查显示右肺结节边缘模糊。MDT团队将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与既往影像反复比对。“不排除肾癌转移可能,必须立刻干预!”
绿色诊疗通道再次开启,王先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胸外科手术,成功阻断了病情的进展。第二次“精准拦截”,让王先生生命的航船再次避开暗礁,将潜在风险扼杀于萌芽。
全链条上织就的“生命防护网”
王先生初次发病时,从超声发现病变到MDT会诊、明确诊断,再到转入临床科室手术,各个环节衔接得如同精密的“齿轮”,让早期肾癌得到及时控制;术后复查中,从识别异常结节到二次手术干预,严密的随访体系像一张“防护网”,成功阻断了病情的蔓延。
王先生康复出院后,一家人始终铭记这份跨越生死的守护,才有了送旗致谢的温暖一幕。
来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微信公众、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