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仪

说唱俑

编钟

……

这些代表汉朝文化的物品

如今在顺义北小营镇不仅可以见到

还可以真切触摸到

地动仪

说唱俑

编钟

……

这些代表汉朝文化的物品

如今在顺义北小营镇不仅可以见到

还可以真切触摸到

走进北小营镇张堪文化博物馆

朱地黑纹小篆体的馆标

一瞬间将人拉回两千年前

汉代风格的地砖引领着每一位参观者

走向那段历史……

这条走廊

展现了当年渔阳郡太守张堪

在此地发展水稻种植的历程

以及衍生出的成语和背后的故事

麦穗两歧、乐不可支

渔阳惠政、情同朱张

穿过走廊后,张堪家族谱展现在眼前

张堪的家族不乏名人

他的先祖

是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之外的

汉朝名将张良

他的孙子

是东汉杰出的

天文学家、发明家张衡

这里展出的地动仪模型

是由南阳张衡博物馆所赠

这一场特殊的“爷孙相逢”

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得以实现

轻触抚摸地动仪的瞬间

仿佛能够开启一场古今对话

沿家谱向前

是张堪发展稻作文化的展示区

这里再现了两千年前

张堪在狐奴县(今北小营)之地

发展水稻耕作的场景

金黄的稻穗铺满田垄

石桥、水车静立在旁

这一景象已被复原在园区内

墙上的稻作图记载的是

流传了两千年的传统水稻种植方式

也是园区坚守的传承

离开这片“稻田”

张堪的“办公室”和“家”

赫然出现在眼前

狐奴县域图

记载了古时箭杆河的流经之地

或许两千年前的张堪

也曾在此据图研究农耕的发展之策

转身来至张堪“家”

轻垂的帷幔、低矮的桌案

青铜博山炉、一册册竹简

古籍中记载的场景

此刻被真实还原

两千年前,当稻谷成熟

人们欢庆丰收之时

或许也恰在此地欢歌宴饮

正所谓

“丰年多黍多稌,

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庆祝丰收的宴会

怎能少了鼓乐伴奏

编钟编磬就在眼前

如今还能奏出悦耳动听的金石之音

一曲奏完

“汉代第一俑”——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头戴巾帻,两肩高耸,着裤赤足

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

张口嬉笑,动作夸张

似乎也在庆祝丰年

稻谷丰收之后

还需仔细加工方能成为桌上的美食

风车、舂米机……

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古老农机

体现的是先民的智慧

也是今人应当传承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