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
“202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
发布7月第四周周榜人物
顺义区后沙峪镇居民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鹏程食品分公司科研人员
赵希桐上榜
她运用分子基因技术让百姓更有口福
赵希桐。
2020年,赵希桐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以动物遗传与育种为研究方向,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一名博士后。出站后,她留在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工作。在大家眼里,赵希桐是获得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专家”,是奋斗在养殖行业的“铁娘子”“行家”。
“平时总是听大家说猪肉不香了,于是我萌生了研究猪肉品质的想法,尝试运用现代分子基因技术改善猪肉品质,让老百姓吃上更好吃的猪肉。”赵希桐说。
赵希桐认真工作。
说干就干。作为一名90后,赵欣桐行动力满满。2021年起,她以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畜禽良种场的长白、大白猪群为研究对象,牵头开展两项研究课题:猪ANGPTL4基因影响猪脂肪沉积相关性状的功能验证和猪肉质性状分析及肌内脂肪沉积关键基因筛选。
赵希桐在屠宰场一线采集数据。
赵希桐(右)带领团队在屠宰场测定猪肉品质。
“不到一线怎能获得最新一手的数据?”赵希桐说。于是,赵希桐带领团队将科研阵地搬到了屠宰车间一线,这样既能更好地了解生猪屠宰的工序流程和相关工艺,还能更及时地获取真实准确的猪肉品质相关数据。
由于屠宰车间随时来货、随时加工,因此不论凌晨还是深夜,哪怕面临诸多困难,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车间,准确无误地获取最新实验数据。面对屠宰车间里特殊的气味和屠宰的废水,她也毫不在意,高效完成数据采集工作,确保不影响屠宰流水线工作进程。
课题研究期间,她和团队测定近千头种猪,收集上万条肉质性状数据。她也顺利发表多篇高影响因子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并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她的科研论文和专利可应用于种猪肉质选育领域,提高种猪育种效果和效率。
赵希桐参与黑猪新品种培育工作。
目前,赵希桐带领团队正进行顺义地方黑猪新品种的选育与改良工作。“作为一名女性,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大家可能觉得比较辛苦,但我觉得非常值得。我将继续深耕猪肉品质研究,为百姓提供更好吃的猪肉,为中国培育更优质的种猪作出贡献。”赵希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