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蔬菜,广大市民群众关注的是什么?农药残留一定是买菜绕不开的话题,为确保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菜,从源头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近日,延庆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创新监管思路,多措并举,全力保障“菜篮子”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吃饱吃好到吃出健康、吃出品位,舌尖上的变化,见证了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屏障的全过程。昨天,记者来到北京北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包装车间里工人们忙碌而有序,精心筛选、处理、称重并打包每一份净菜,以确保达到最高品质。在最后一道工序,工人为每个蔬菜产品都贴上承诺达标合格证,手机一扫,产品名称、数量、产地、企业名称、联系方式、开具日期等详细信息一应俱全,并附有企业承诺声明:不使用禁用农药兽药、停用兽药和非法添加物;常规农药兽药残留不超标;对承诺的真实性负责。
“我们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要求进行全程标准化管理,通过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化学农药,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严格按照要求张贴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对消费者公开承诺所销售的产品质量安全。”北京北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程圣萱说。
据悉,202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执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保证其销售的农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根据质量安全控制、检测结果等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承诺不使用禁用的农药、兽药及其他化合物且使用的常规农药、兽药残留不超标等。
承诺达标合格证是一张附在农产品外包装上的标识,由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自主开具,是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入场券”,是生产者的“承诺书”,是质量安全的“新名片”。为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实,我区为辖区主体配备合格证打印机180台及相关耗材、开展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对主体开证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指导。
为更好地守护菜篮子安全,区农业农村局定期对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当天,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走进康庄镇小丰营村北菜园种植蔬菜大棚,各色蔬菜长势正旺,一排排青菜葱绿如茵,生机勃勃。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对即将上市的蔬菜进行取样——编码、填写采样单、与经营者核对样品信息、签字确认、封存,一步步流程井然有序。
蔬菜取样后,执法人员立即将样品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由检测员对采集回来的多种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内,各项仪器设备配备齐全,样品预处理、分装保存、提取、净化、仪器分析……检测员按照检测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对抽取的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出具检测结果。“检测主要针对水果和蔬菜中各项常见农药的残留物质,检测结果显示,此次抽样的西葫芦、冬瓜和奶白菜等6样蔬菜所检参数全部合格。”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检测员王雅涵说道。
据了解,2023年,北京市延庆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以下简称农安中心)获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CATL)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双认证”的获得,标志着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的检验检测条件和能力通过法定程序认定,具备面向社会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的资质,同时可以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双认证”的顺利通过对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能力与水平、保障检测的精准度和合法性、维护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助推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规范农产品市场准入,保障农产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需采一片菠菜叶子,15分钟就能出农残检验结果,十分便捷。”传统的农药残留定量检测经过抽样、送检、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实验室仪器分析、结果报告等一系列过程,至少需要3天时间才能得出结果。如今,执法检测人员应用农药残留胶体金快速检测手段,直接在大棚内对蔬菜样品速测,最快15分钟就能出结果。现场,执法人员将抽检的蔬菜切块、入管、加稀释液、震荡、静置,然后用移液枪取出检测液滴到试剂盒上。短短15分钟,随检随出结果,极大提高了隐患排查效率,帮助种植户为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做好“体检”,为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2024年,我区按照市、区相关工作部署,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的同时,着力强化农产品全程监管,加大监测力度,持续推进‘三棵菜’等突出问题整治,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严格执法查处,切实保障我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我区定量检测样本量为1900个,比去年增加700个,速测样本量3万个。”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负责人孟艳丽说。
从田间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延庆区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监管力度,坚持保生产、保质量、保安全,以有力度的防护,有温度的守护,全力保障群众“菜篮子”安全供应。以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