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走进延庆镇胜利街村,祥和有序的氛围扑面而来。曾经因人员复杂而滋生的治安乱象、环境顽疾,如今已被整洁的街道、和谐的邻里关系所取代。这一切的转变,都离不开延庆镇创新推行的“1348”工作法。
“1348”工作法的核心是设立一个平安建设工作站,它就像整个治理体系的“最强大脑”,统筹协调区消防支队、公安分局和镇政府三大骨干力量,在消防安全、治安维护以及行政管理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同时,构建起矛盾调处、宣传劝导、综合治理和联动响应四大机制,充分调动村级“八大员”——村级调解员、治安员、巡查员、保洁员、安全员、信息宣传员、民政社保员、消防员投身平安建设。他们扎根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多元机制化解矛盾暖人心
“1348”工作法的多元机制,让矛盾调处工作简便顺畅。“法律引领,司法协同”机制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群众心结,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让邻里关系更加温馨和谐。司家营村村民王某,一直想在村里开家商店补贴家用,可营业执照却多年未能办下来。王某心里犯起了嘀咕,觉得是村干部故意为难,便把想法反映到了平安建设工作站。得知此事后,平安建设工作站迅速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等相关部门,为王某开通特办通道。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王某整理材料,协调解决各种手续问题。经过一周时间的努力,王某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一直以来的心结也随之解开:“以前是我不局气,现在才知道政府是真心为我们办事。”
精准宣传守护百姓“钱袋子”
矛盾得以有效化解,让村子氛围更加和谐。而在守护村民财产安全方面,“数据互通,多部门联动”机制确保了信息的精准传递,让防范电信诈骗等宣传活动直击要害,有效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在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登记工作上,延庆公安分局、镇政府等多部门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工作人员通过信息整合平台,能随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人口信息库。胜利街村信息宣传员魏海梅利用这些精准数据,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在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期间,魏海梅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案例数据,发现村里老年人是易受骗群体。于是,她细心整理了相关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
村民邹大爷就差点掉进了冒充公检法的诈骗陷阱。那天,邹大爷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邹大爷账号出现异常,要求他立刻转账到指定账户进行“资金清查”。邹大爷一下慌了神,“后来突然想起魏海梅宣传时说的‘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我赶紧给小魏打电话,这才避免了上当受骗。”
联动响应共筑安全“防火墙”
在综合治理领域,“巡防结合,联合执法”机制如同一张严密的网,迅速捕捉并解决社区内的安全隐患,无论是占道经营还是消防安全,都一一得到妥善解决,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全要素整合,多部门协同”的联动响应机制,通过每月两次的联席会议得以有效落实。在一次关于消防安全隐患的联席会议上,消防支队指出胜利街村部分三层以上经营性自建房无室外疏散楼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会后,消防支队迅速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整改方案。村委会积极组织施工,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室外疏散楼梯的安装,并顺利通过消防验收。
此外,“八大员”在平安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洁员不仅负责清扫村内环境卫生,还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他们发现并处理了10余处卫生死角,改善了村庄环境。安全员协助相关部门入户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累计发现整改消防安全隐患23处、新建电动自行车车棚2处,查处违规经营店铺4家,为村民创造了安全的生活环境。
“‘1348’工作法的成功实践,为延庆镇胜利街村和司家营村两个试点村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治理成效,也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延庆镇党委书记姜言泉表示:“我们将继续完善和推广‘1348’工作法,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