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华臻

那些不期而至的困难挑战,构成的便是“波浪和曲折”,而将其克服掉、跨过去,赢得的便是“发展和前进”。敢于斗争,方得生存,这是中华民族亘古传承的立身铁律;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也是铭刻于中国人血脉中的基本成长方式。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气神,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中国必将风雨无阻、勇往直前。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场中围绕各项经济数据的分析和研判极多,乐观看法和悲观情绪都有。而一些西方媒体也开始猛带节奏,加大力度炒作所谓“中国崛起见顶论”。外部环境的确复杂,困难波折客观存在,怎么看?怎么办?

大国崛起,永远是国际政治领域的热门概念。纵观世界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大国引领世界前行的历史。尤其自新航道开辟以来、工业革命兴起之后,人类社会日益连成紧密整体,世界级大国的崛起与更迭,深刻影响世界格局。那些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国家,备受全球瞩目,也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于中国而言,经过70余年坚持不懈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世界第二的经济体量,长期以来领先全球的发展速度,都使这个“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东方国度,必然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周期中审视,那些不期而至的困难挑战,构成的便是“波浪和曲折”,而将其克服掉、跨过去,赢得的便是“发展和前进”。

大国崛起从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坦途,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感受到的压力更是全方位的。国际上,冷战思维沉渣泛起,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个别国家错误地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试图阻挡和打断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逆全球化风潮之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等风险相互交织。看国内,经济发展承压前行,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一些领域风险因素上升,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复杂性显著增加。看清大局、正视风险,既充分认识复兴前景的确定性,又理性看待复兴之路的曲折性,应当成为理解和审视今日中国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审视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要看基本盘。我们固然面临着短期损益的“表”,但也孕育着内生动力的“里”,发展积蓄之“势”。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在攻坚克难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今天的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全球最具成长性的超大规模市场,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为发展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回旋余地和强力支撑。同时,我们具有突出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确保了我们的国家始终具有超强整合能力、强大动员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既做好应对“波浪和曲折”的准备,更要看到“发展和前进”的主流,把过往与当下、现实与未来贯通起来,就能始终在喧嚣中保持一份清醒,在激荡中保持一份从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敢于斗争,方得生存,这是中华民族亘古传承的立身铁律;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也是铭刻于中国人血脉中的基本成长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唱衰、聒噪始终在耳,打压、围堵从未间断,但关关难过关关过,步步难行步步行。“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历练,也锻造着中国破局突围的能力。近段时间,华为突围“上新”,让不少人再次热泪盈眶。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美国科技霸凌的“狼牙棒”始终高悬,“华为还能活下去吗?”等悲观、怀疑情绪乃至投降主义蔓延涌动。然而此刻,从中国社会对华为新机的掌声中可以看出,我们在科技战场上依然斗志昂扬,生命力始终顽强。

逆境中突围、重压下崛起,无数自立自强的传奇,给予国人极大鼓舞,也是中国发展的生动缩影。“我们现在的困难,有的已经渡过,有的快要渡过。我们曾经历过比现在还要困难到多少倍的时候,那样的困难我们也渡过了。”今天的我们已经站在了前所未有的基础之上,也拥有更广泛的资源和更丰富的经验去应对挑战,履险如夷、化危为机。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一个显然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继续谋求发展,更加需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只要98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只要14亿人同心携手,就一定能以自己的确定性对冲外界的不确定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越是处于距离伟大梦想最近的历史节点,越会遭遇风高浪急的风险挑战,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气神,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中国必将风雨无阻、勇往直前。请相信,我们的国家,有坚强的意志和能力“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