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快速升温,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创,国内结构转型任务仍然比较繁重。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开门红”成绩单启示我们,只要坚定信心不动摇,直面问题不回避,应对挑战不退缩,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就能不断巩固和加强,中国经济巨轮必将驶向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我国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既高于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四季度5.3%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4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经济数据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从一季度数据看,我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

可以说,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并不出乎意料。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的成绩单,已可窥见中国经济的韧性,可以感知中国经济的活力,更可以洞察中国经济向前的大势和底气。去年5%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随着经济规模持续增大,如今我国经济1个百分点增速带来的增量,相当于10年前的约2个百分点。2024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年经济总量。在此基础上迈进2025年,我们提出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就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了需要与可能。5%左右的经济增速,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反映的是持续做好经济发展这件“头等大事”的定力。

因此,当我们拿到经济开年“成绩单”时,既看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的大势延续,又看到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背景下,我们在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等诸多挑战面前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进取姿态。经济“开门红”有力提振了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

“开门红”的成绩单再次证明,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由“难中求成”中读懂形势,从“以进促稳”中看清态势,在“长期向好”中把握趋势,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三个重要关键词。梳理一季度经济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的背后,正是我国所拥有的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的坚强支撑没有变,我们所拥有的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的有利条件没有变,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改革和发展、把握当下和长远、兼顾激发内生动力和拓展外部空间,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的果敢坚毅没有变。

“开门红”成绩单再次证明,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舞台上,机遇无限。“杭州六小龙”的科技突破、2025中国国际半导体展呈现的半导体产业链最新技术与产品令人振奋,电影、冰雪、文旅、以旧换新扩围等点亮消费市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2%,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当政策组合拳的利好效应进一步显现,当企业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当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经济运行指标持续向好就是对“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生动回应,就是对顶住内外压力,一如既往做难而正确的事的最好肯定。

今年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快速升温,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创,国内结构转型任务仍然比较繁重。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开门红”成绩单启示我们,只要坚定信心不动摇,直面问题不回避,应对挑战不退缩,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就能不断巩固和加强,中国经济巨轮必将驶向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