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情绪价值饱满”而火爆出圈的鸡排哥,或许是这个长假的“最忙主理人”。

从增设11个分流摊位,带领“鸡排家族”裂变式出摊,到当地成立工作专班、保洁专班等维持现场秩序,一揽子应对着实是下足了功夫。即便如此,假期人流高峰带来的压力还是远超想象——鸡排哥忙出“痛苦面具”,因不说话被指责“没有情绪价值了”;忙到深夜,鸡排哥被顾客堵住合影无奈发声,“把人按在墙角一点空气都没,我要窒息了”“非要这样挤,我说话都说不出来了”……一系列场景,让不少网友捏了把汗,纷纷喊话“请大家理性一些”“让他休息一会吧”。

这一幕,我们都不陌生。近些年来,从“鹅腿阿姨”成为高校学子的深夜慰藉,到理发师晓华让顾客“笑着走出理发店”,再到拉面哥凭借15年不涨价的淳朴戳中人心……市井烟火的朴素温情一次次被“泼天流量”眷顾,确实令人欣慰。但爆火之外,也有许多烦忧:平静生活被打破,喧嚣、滋扰乃至一些恶意攻击也纷至沓来。一层层围观者中,慕名凑热闹的有之,存心蹭热度的更不少。一众主播追着流量跑,哪里火就去哪里拍,谁红就拍谁,一次次把“小火”拱成了“大火”。此前,就有网友吐槽,许多网红摊位前,叫嚷着“点小红心”的比点菜的多多了。一番折腾下来,围观甚至变成了“围剿”,不少摊位因不堪其扰关门谢客。

见多了“从红极一时到归于平静”的故事,再看如今鸡排哥的“压力山大”,难免让人为之担心。“流量担当”的背后,有几个人能应对如此爆炸式的关注?闹闹哄哄秩序怎么维护,人满为患“产能”供不应求,再加上一言一行都被放大,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把人压垮。试想,代入鸡排哥的角色,看着那么长的队伍,那么多的镜头,还能像以前那样,轻松随性幽默爆梗吗?长时间、高强度的节奏下,身心消耗无疑是巨大的,“他不怎么说话了”或许已经是最小的负面效应了。当鸡排哥被累到无语、堵到窒息,这场热闹的“情绪奔赴”还能否好好维系?

热闹与纷扰的双面故事,其实又一次提出了那个老问题:文旅,如何将“蜂拥而至”化为“细水长流”?流量能点亮一盏灯,能让人们看见那些寻常的奋斗旅程、炙热的生活态度,也能让人们看见一座城的烟火与底蕴。无论个人还是城市,要从网红到长红,固然要用心做足服务,更需要一定的包容和空间。有节奏的呼吸,足够的留白,才能真正营造轻松、愉悦的旅游氛围。

双节长假还未过半,路上还有无尽的风景。这一过程中,大家都不妨多一些理性,让潮来潮涌不这么凌厉,许多美好方能更从容长久。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