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例简介
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支教帮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国之大者”、加强青年实践锻炼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团青工作的鲜明品牌。该项工作始于1998年,迄今已连续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选派年轻干部27批、405人次赴河北、陕西等地革命老区开展支教帮扶。27年来,队员们在支教帮扶火热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在当地累计授课10万余课时,募集引进项目资金和各类物资上亿元,为提升革命老区教育质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一持续27年的工作,既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向革命老区的延伸辐射,也是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平台。
二、案例背景
中央和国家机关离党中央最近、服务党中央最直接,引领年轻干部下基层接地气,事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整体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修好基层这门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推动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坚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推动青年支教帮扶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目前,该项工作已经拓展形成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和北冶乡、张家口市阳原县以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延安市延长县呼家川村5个支教帮扶点的格局,支教队员们作为首都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将优质教育理念和资源带到老区,助力教育公平、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持续彰显,同时也在基层实践中接地气、长才干,成长为一批批对基层充满感情、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不断丰富和延展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支教帮扶队协调资源开展慰问帮扶
三、主要做法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始终将青年支教帮扶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引领、推动年轻干部下基层接地气的重要平台。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持续选派青年参加,积极提供有力支持,形成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工作合力。27年来,一批批队员牢记职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在支教帮扶火热实践中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在积极助力革命老区教育事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中进一步明晰前进方向、获得源源动力、增添坚定信心。这种精神文化与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既彰显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为新时代青年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示范样板。
一是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在基层一线修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门必修课。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作用,个人自学与集体研讨相结合,有效利用老区红色资源强化党性锻炼、补足精神之钙,了解党的决策部署在基层一线的贯彻落实,积极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宣讲员、改革举措落地的侦察兵,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老区发展的实际行动,在实践锻炼中进一步了解国情民情、增进群众感情、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是教书育人、志智双扶,将青春力量融入老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始终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支教为本,立足教学实践,教书与育人并举,扶智同扶志共进,优质高效承担各项教学任务,积极构建教育资源互通机制,特别注重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优势,通过组织北京名校教师助力课程开发、前沿科技进校园、优质文化大礼包送到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促进首都先进教育理念与地方特色有机融合,帮助老区改善教学条件,积极帮助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树立远大志向、矢志报效祖国。
三是集思广益、接续奋斗,持续扩大支教帮扶辐射效应。坚持把基层作为践行初心使命、服务“国之大者”的实践沃土,充分发挥依托机关青年知识、技术、信息等优势以及北京有关部委、高校智库资源,围绕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发红色资源等课题深入开展调研,形成报告200余篇,同时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引智引资,实实在在帮助基层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批批青年在实践中将服务“国之大者”的初心使命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动实践,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价值的双向提升。
一年支教行,终生乡村情。支教队员们始终坚持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情入基层,通过教育理念的深度对话与人文关怀的持续传递,年复一年架起首善之区与革命老区、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与一线群众“连心桥”,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浓情厚谊,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支教帮扶这块“金字招牌”被不断擦亮。
支教帮扶队员组织学生们开展校园科普活动
四、工作成效
27年来,共计27批405人次赴5个支教帮扶点开展工作,授课10万余课时,募集引进项目资金和各类物资上亿元,被授予“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及省、市、县“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称号。一批批有志青年将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政治本色和特殊使命熔铸于基层一线的火热实践,以实干实绩赢得老区人民真心认可,为提升革命老区教育质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在基层实践锻炼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坚定了理想信念、磨砺了意志品质、厚植了群众感情、提升了能力素质,支教帮扶工作已经成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实践锻炼平台。
这种“支教一程、造福一方”的实践探索,也成为新时代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支教队员们以支教帮扶为载体,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基层实践中淬炼使命担当,通过持续的情感联结与价值传递,让首都精神文明的种子在革命老区生根发芽。这种跨越地域的精神共鸣,使首善之区的精神高度转化为滋养乡土的文化温度,在双向奔赴中实现深度交融,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培育时代新人、构建社会文明共同体提供了新的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