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概况】
5月29日下午,部干部处、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发展中心、市文联联合举办的新文艺群体人才沙龙活动在西城区老舍剧场顺利举行。活动邀请来自文学、影视、曲艺等不同领域的7名新文艺群体青年人才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践,交流文艺创作心得体会。在交流过程中,代表们不仅提出了行业发展及创作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还从文艺创作生产导向、文艺人才素养提升、新媒体多样化传播等角度,积极为宣传文化人才工作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也为后续同类型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坚持政治引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新文艺群体作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模增长快、队伍年轻化、空间分布广等特点。团结引领新文艺群体,首先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政治引领,从思想上、行动上将新文艺群体人才团结起来,引导他们成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生力量。(2)加大项目扶持,加强团结,关注需求。政府资金扶持不光是对优秀新文艺群体人才给予资金上的支持,更多的是对其创作成果的认可。要利用好宣传思想文化引导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等政府资金,进一步加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新文艺群体工作的规律、方法和路径,健全管理机制,营造新文艺群体创新发展新环境,激励创新创业良好局面。(3)搭建交流平台,注重培训,提高能力。针对新文艺群体人才特点,加强个性化专业化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加大实践锻炼力度,组织人才到基层一线采风创作,汲取文艺创作的一手资料。定期举办新文艺群体创作研讨会,为新文艺群体交流研讨创造条件、拓展平台。通过人才沙龙活动,建立人才定期沟通联络机制,了解人才现实问题,提高精准化人才服务水平。
活动策划层面的经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践行“1+N”工作机制,取得良好效果。本次沙龙调动市文联等多方力量参与举办。市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首都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在新文艺群体的团结引领上有着突出优势。通过与市文联等单位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更精准、更深入地触达目标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工作“1+1>2”的实际效果。(2)注重规划设计,实现重点突破。北京是高层次人才汇聚的首善之地,伴随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新文艺群体不断壮大,已成为首都重要的文艺力量。然而,目前新文艺群体获得的关注与支持较少,成为首都文化人才工作的薄弱环节。首场沙龙活动注重整体规划,以新文艺群体作为突破点,为其搭建展示和交流推介平台,助力创作出更多鲜活的、为群众喜爱的文化新产品。(3)丰富创新形式,提升专业水准。活动采取沙龙的形式,一改往日开座谈会、学术论坛沉闷严肃的气氛。从环境选择到现场布置,都重点突出轻松、开放、包容的氛围,真正做到能够与人才“说说真心话”“听听真建议”。
【 新文艺群体人才代表建言献策】
石一枫,市文联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北京作家协会理事
石一枫认为,“新京味儿”文学应更多地去捕捉新北京的新变化,将城市发展的变迁融入文学创作中,让作品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凝聚着前行的力量。建议给予创作者更自由的创作时间和更多元的主题选择。
李寅飞,北京大逗新声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合伙)执行合伙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
李寅飞表示,作为一名相声演员,他观察到观众非常希望看到有内容、有思想、有温度、有包袱的作品。写出一部作品,能被老百姓喜爱,让观众愿意花钱去看,这是演员值得骄傲的事情。他指出小作品也可以有大效果,建议加强对精品小型创作项目的扶持。
韩思琪,快看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内容策划、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韩思琪表示,随着流量红利的退潮,网络文艺生产不再是野蛮生长,而进入“降本增效”的理性时代,受众对优质作品、文艺创作的要求更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文艺生产更加趋于规范化,对于新文艺创作群体而言,具备更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化素质水平,在内容创作生产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宋丽晅,自由撰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宋丽晅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举例,在特定创作领域,由于缺乏切身经历,无法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故事的真实性欠佳。建议更多地开展一些理论性、指导性和实操性兼具的培训、项目交流和采风活动,提供更多了解真实的故事和人物的机会,让采风活动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袁敏,江西道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编剧导演、北京电影家协会会员
袁敏提到,他在影视创作上的每一步成功,都离不开北京文联和影协的培养,各类、各级的培训班、研究班、训练营,让他在政治站位、文艺理论思想、专业技能、业务实践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系统提升。目前,他正在创作一部关于北京援疆工作的电影,需要开展大量的实地调查和采访,希望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
王巍,巨邦财富影视文化总经理、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曲艺家协会会员
王巍作为北京琴书第三代非遗传承人,她建议用新媒体的形式多样化传播北京文化。通州副中心作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播载体,应打造一档具有通州副中心特点,代表大运河文化的广播节目。同时,建议增设通州副中心曲艺家协会,给青年曲艺人才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董江波,北岳文艺社数字营销中心兼网络文学出版部负责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董江波表示,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传播源,传播极快、影响巨大的新媒体就成了一把“双刃剑”。建议加强对新文艺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工作,借用新媒体破局出圈,潜移默化地引领教育大众,助力北京打造全国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