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全市中小学将迎来秋季新学期。8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为有效应对客流高峰,自9月2日起,北京公交、地铁将启动“护学模式”,优化运力调度、加强设备保障、提供贴心服务,采取系列举措畅通开学路。其中,就大家关注的通学公交,本市将进一步拓展服务规模,在城六区和通州、大兴共8个区,计划新增通学公交线路40条,新增服务学生3800余人,总计开通通学公交线路273条,服务学校108所,服务学生1.46万人,计划配车533部。

覆盖8区服务学生1.46万人

据介绍,本市自2023年9月推出通学公交试点以来,为学生提供了从家门到校门“点对点”服务,保障学生家长“安全、便捷、高效、准时”出行。今年秋季学期在保持通学公交“一人一座”“手递手接送”等服务水平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规模,护航送学路。

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自9月2日起,本市进一步拓展通学公交服务规模,在城六区和通州、大兴共8个区,计划新增通学公交线路40条,新增服务学生3800余人,总计开通通学公交线路273条,服务学校108所,服务学生1.46万人,计划配车533部。并将根据各学校需求情况,按照“成熟一条、开通一条”原则,持续做好新增线路开通工作。

同时,为满足通学公交新增线路需求,公交集团新增通学驾驶员230余名、乘务员130余名,严格按照通学公交驾驶员、乘务员的培训标准开展专业培训、模拟练习,并根据新增线路需求持续做好乘务员招募,持续提升通学公交服务水平。

探索常规公交服务通学新模式

除持续优化、调整、新开通学公交线路服务通学出行外,市交通部门也在探索常规公交服务通学新模式。

据调查,“回天地区”作为大型居住社区,区域路网较为密集、常规公交线路丰富、学校分布相对集中,共计58条常规公交线路途经区域内21所中小学,学校周边共有公交站位109处,日均运送学生6300余人次。

鉴于此,通学公交市级专班充分利用既有公交线路资源,探索常规公交服务通学新模式,上下学时段通过调整站位、增发区间车、加开大站快车等措施,服务学生公交出行。采用常规票价及常规公交运营模式,学生刷卡乘车0.5元/次,其他乘客也可乘坐。

秋季学期开学,将在昌平二中(育知学校)、回龙观学校、霍营中心小学等7所学校周边9条常规公交线路试点采取区间车、加密间隔调度措施,预计服务810名学生通学出行。

此外,运力调度方面,公交集团针对早晚高峰通勤客流特点,启用开学行车时刻表,计划全日共增加4200车次,早晚高峰增加3000车次,加密高峰发车间隔,在重点区域备车150部,根据客流需求及时加入运营。

同时,延长高峰运营时间,即对进出城重点联络线、途经各大居民区及各学校周边的线路提前准备,早7时前加齐运力,确保学生及时到校;晚高峰时间延长至19时30分,做好晚高峰期间郊区线路与市区线路的客流衔接。

同时,开学后工作日早晚高峰,依托京通、京藏、京港澳、通燕高速,三环路、广渠路、阜石路等快速通行条件,73条公交线路采取快车措施,日发出570车次,提高通勤速度。

地铁延长高峰最大运力投放

轨道交通方面,全市轨道路网提前部署、科学研判,在1号线、4号线、6号线、10号线、13号线、14号线、15号线、16号线、17号线、昌平线等临近学校较多的线路延长高峰最大运力投放,根据客流情况做好加开临客准备,保证充足运力,同时增强运输组织的弹性,加强牡丹园、太平桥、草桥等大客流热点区域的客运保障。

为确保铁路、民航客流接驳顺畅,地铁公司、京港地铁“七站两场”接驳车站与铁路、民航、公交及时对接,地铁北京西站在醒目位置张贴导引标志标识,设置导流围栏,在客流量较大点位预设移动闸机,便于快速疏散客流,地铁西直门站、丰台站、北京站、东风北桥站提前制定专项组织方案,结合往年客流数据提前预判,部署客流集中进站限流组织措施;京投轨道运营公司所辖大兴机场线与大兴机场运行中心协同联动,掌握机场航班与客流动态,适时采取加开临客、延时运营等措施,保障运力充足。

此外,轨道交通还加大对各站站台门、售检票、电扶梯、安检等关键设备的巡检和维保力度,对列车空调、电气、制动系统等重点部位完成系统普查,确保列车安全清爽上线。同时,及时掌握天气预警信息,遇极端天气及时采取“列车限速运行、加强瞭望,车站强化客流疏导、增加广播提示”等措施,确保通勤通学平稳有序。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护学模式”通过优化运力调度、加强设备保障、提供贴心服务等多方面举措,不仅提升了北京公交和地铁系统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还增强了乘客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了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将对北京交通带来显著的有利影响。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实习记者 王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