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顺义区倾力打造公益化、普惠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让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人人可享、人人可得。

近年来,顺义区倾力打造公益化、普惠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让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人人可享、人人可得。

这里的提问有人答

顺义区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将法律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

律师接听北京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咨询电话。

目前,全区共建成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621个;遴选21名律师进驻12348热线值班,免费解答群众法律咨询;依托北京法律服务网提供法律咨询、预约法律援助及人民调解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指尖办”“网上办”,有效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今年以来,实体平台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12348热线解答群众咨询1.6万人次,网络平台受理服务事项22件。

这里的事情能办成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的反映“办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员正在询问办事群众的需求。

群众在反映“办不成事”窗口咨询。

反映“办不成事”窗口,是针对群众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所开辟的专门渠道。在这里可以解决群众办理涉及公证、法司鉴等事项不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者多次跑腿未能办结等问题。有了它,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有地儿、有人帮。

“我们每天将群众反映的‘办不成’事项逐一登记,第一时间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反馈、协调解决,形成工单派发给有关科室并进行督办,最大限度增强群众办事便捷度,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里的纠纷有人解

天气炎热,开空调在所难免,而空调外机排水问题却引发了前后院两户邻居的纠纷。乡村“法律明白人”张大维利用法律条文、村规民约等相关约定,用心用情为两家人耐心调解,并最终达成解决方案。发挥人、地、事熟的优势,乡村“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及时就地化解了不少纠纷。

乡村“法律明白人”调解群众纠纷。

乡村“法律明白人”是群众身边的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治实践引导员。他们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群众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目前,顺义区乡村“法律明白人”达1297人,已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一支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