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追新” 做时代文学的守护人

【人物介绍】

季亚娅,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分公司副总编辑、《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新一代国内文学期刊出版的代表人物。曾获北京出版集团首届优秀中青年编辑奖。责编作品多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其中,《世间已无陈金芳》2018年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北上》2019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九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出版成书后,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飞发》2022年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宝水》2023年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第十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季亚娅1.jpg

【人物专访】

著名文学史家谢冕曾评价《十月》为“一份刊物与一个时代”。80年代的《十月》杂志,无论是获奖作品的数量,还是经典作品的数量,都算得上同时期中国第一的文学杂志,也是一本文学革新、思想解放的标志性杂志。“为了守护这份殊荣,我们一代代编辑都在努力做好杂志的守护人、时代文学的守护人。”季亚娅说。

今年是季亚娅加入《十月》杂志社的第九个年头。从编辑出版《世间已无陈金芳》到《飞发》,从《北上》到《宝水》,“我一直在与作者共成长”。在季亚娅看来,编辑就像一个全程陪同的“助产士”,能陪伴作者走过从构思到写作完成的孕育期,能够第一时间见证好作品的诞生,这是作为编辑莫大的幸福。

季亚娅2.jpg

【职业的起点】

《世间已无陈金芳》是季亚娅入职《十月》后第一部独立组稿、编辑的作品。在季亚娅眼中,学生时代的石一枫写作风格属插科打诨派,幽默感十足。第一次读到《世间已无陈金芳》时,她便敏锐地嗅出了其中的不同,“我读完后和一枫说这是女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陈金芳这个人物之复杂形象看哭了当年的季亚娅。她促成并见证了石一枫写作风格的转型,并以此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十年的守候】

“办刊物永远要走在时代前面,走在时代文学风气的前面。期刊要和市场热点拉开距离,那个时间差特别宝贵。”回首与文字打交道的3000多个日夜,季亚娅一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刊物的特点在于“以老带新”,在年轻人起步时“扶他一把”,陪伴他们走过创作的摸索期,逐步走向成熟。办刊是一场长跑,不能一味去追逐名家,那会错过新一代作家的出场。

十年来,为了挖掘新人,季亚娅会有意识地腾出一部分时间阅读邮箱的自由来稿,不错过任何一个“潜力股”。长久的沙里淘金,终于有了回报:关于女性生命体验的《苦荞粑粑刚动边边》走进了她的视野。书中有生命接生命的生产之痛、有迎接新生命的欢喜、有重男轻女到生男生女的平静、有如四季变换般的生老病死之无奈……鲜明的主题、动情的文字,让同样身为女性的季亚娅动容。她决定向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作者递去橄榄枝,且将篇名由原来的《苦荞粑粑刚动边边》改为《生生之门》。也正是这个决定,才有了后来频登该年度各大文学排行榜散文类作品榜首的三万字长篇散文《生生之门》,也才有了后来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同题散文集。而作者叶浅韵在季亚娅的挖掘下,也从默默无闻的创作者,迅速成长为全国知名的散文家。

在这样一个追求“流量”的时代,为何要从零开始培养新人,为何要冒着亏本的风险为新人出刊?季亚娅说“作为文学编辑,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就是为中国文学发现新的‘小众’,把它传播给大家成为‘大众’。这些新人,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文学大家,也可能会成为未来文学发展和方向变化的关键人物,这也是《十月》的传统。”

【破圈】

今天新时代的文学是现代传播格局下的文学,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原读者年龄段的老化、阅读方式的转变,都迫使传统期刊要作出改变,转为主动去寻找读者。新渠道在哪里?这次,季亚娅将目标瞄准到了“破圈”——让老读者在网上快速融入《十月》的“圈子”,同时在网络上找到新一代读者。她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设立十月杂志官方账号,并在公号编发“读者评刊”——“我来办刊,你来阅卷”,很快就收到了年轻读者对杂志的诚恳反馈。评刊栏目设立6个月来即收到了250余份读者邮件投稿,并相应编发25期专刊。从传承到创新,为了适应现如今编辑能力全面大转型的年代,季亚娅对编辑团队也提出了要求,正在努力把编辑队伍锻炼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全能人物”。

【全球首发】

在传承“一份刊物与一个时代”的同时,季亚娅又提出了《十月》新的理念——“文学向未来”。今年《十月》增加了“全球首发”栏目。所谓“全球首发”,是以语种为别,邀请各语种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知名作家,将他们从未发表过的新作,在《十月》杂志以中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表。这是《十月》的再次创新。

“我们要把‘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追赶变成同台竞技,这么多年的追赶我们终于抹平中外文学对话的‘时间差’,今天的中国文学已经融入世界文学的版图,中国作家们也可以平等地、同时期地展示中国作家现有的、该有的样子。”季亚娅说,“自鲁迅而下的中国新文学有自己的传统,那是作家、诗人、批评家、编辑所共同交付的创造性劳动的延伸。我们所期待、所呼唤的始终是与时代相匹配、经得起历史与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每一位编辑应该有责任、有担当、有本领,回应时代交付给我们的使命,做当代文学忠实的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