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是第40个教师节

在此,“文明北京”

向所有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

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

节日快乐!

在北京的教师队伍中

不乏“北京榜样”的身影

他们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线

用知识的种子播撒希望

以平凡书写伟大

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故事
 

陈宝钦:

老科学家热心科普资助后辈

“2024北京榜样”七月第一周榜样人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陈宝钦却自嘲“远看像捡破烂的,近看原来是中科院的”。他日常穿着几十块钱的衣裤,物质上无所求,却将钱无利息、无条件、无限期、无借条借给所工作的学生。

陈宝钦喜欢研究魔方,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出一整套教程,培养孩子探索钻研精神和挑战自我不服输的精神。成都七中一学生聆听完有关讲座后,留言道:“陈爷爷丰富的人生经历与神奇的魔方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不禁在心中升起一团想要接替优秀前辈、报效祖国的热火。”
 

马伟勋:

名校领导奔赴草原成就学子

“2024北京榜样”七月第一周榜样人物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一员,马伟勋到内蒙古科右前旗第二中学担任校长,开展为期三年的帮扶工作,将海淀的先进教育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内蒙古科右前旗第二中学。

他从抓管理和教师队伍入手,成功推出“六部教学法”、高效能课堂和“一课一研”的校本教研模式,增强学校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盘活当地教育资源,让草原学子有了走向诗与远方的机会。
 

张涛:

引导京津冀企业领先智能升级

“2024北京榜样”七月第三周榜样人物

张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始终秉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舍小家为大家,长年驻扎在离家280公里之外的一个河北县级市,于当地建立科研实验室,在数据测量与信息处理相关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引领当地钻井技术与装备产业升级改造,实现了“教科研”一体化。

为吸引更多人才扎根在基层,开展深入的研究,来到河间实验室的学生,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一日三餐都由张涛个人负担,并以个人名义多次向当地中学捐款,鼓励困难家庭的学子认真读书。
 

杨学东:

衣带渐宽终不悔 痴心点燃红烛台

“2024北京榜样”六月第二周榜样人物

杨学东是北京五中数学正高级(特级)教师,他1983年投身教育事业,四十余载风雨无阻,担任班主任长达二十八年。2022年,虽已届退休年龄,他仍因学校所需,毅然选择延迟退休。

2023年底,长久的执教生涯加速了“职业病”的爆发,三个月内先后四个手术,打断了他的课程,却没打断他的坚持。在最后一场手术后不到四天,他就戴着颈托、护腰回到讲台。2018年,他被《教育家》杂志授予“大国良师”称号。
 

冯利民:

林海深耕十八载 助力虎豹归故乡

“2024北京榜样”五月第三周榜样人物

冯利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自2006年始,冯利民数千次进入东北林区,带领团队在茫茫林海中寻找和追踪中国最后的野生东北虎种群,过去18年内的大部分时间,他在崇山峻岭中度过,把论文写在林海雪原上。

同时,冯利民常年开展大量的宣传和科普活动,面向青少年学生,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日、科学家走入校园、青少年“绘虎杯”等活动,累计举办相关科普讲座和活动百余次,走进全国50多所中小学,听取讲座和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约1.5万人。
 

教诲如春风

师恩海深

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

向每一位“北京榜样”致敬

向每一位人民教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