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北苑街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巧手少年们怀着对“冲上云霄”的满满好奇积极投身丰富有益的实践活动之中。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燕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美好,穿越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为人们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玉带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青少年绘画体验文明实践活动中,美术老师带领现场青少年一起了解关于燕子的文化知识,学习临摹燕子的绘画技巧。
活动中,老师从最基本的握笔、素描姿势开始,手把手指导青少年们的书法技能,怎么下笔、如何布局……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认真聆听,一笔一画地进行临摹,很快,一只只形态各异的燕子轻盈“起飞”,大家手执画作热情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活动后,工作人员将少年们的优秀作品收集整理成册,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的同时,在社区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邂逅纸鸢,“筝”奇斗艳
“五代时期,李邺在宫中制作纸鸢,引线乘风表演,在纸鸢头上系竹哨,放飞时,风入竹哨,发出筝的声音,因此被称为风筝。”
官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放飞梦想,追逐未来”手工风筝DIY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讲解风筝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相关传说,指导青少年亲手绘制风筝,用一堂别开生面的文化实践课,培养青少年的动脑、动手能力,提升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及探索欲。
领取到纸风筝和上色工具的少年们,即刻开始了“创作”,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颜色展示自己的画工,一支支画笔在空白的风筝上涂下绚烂的色彩。
“这是我自己画的风筝,上面有我的梦想,是独一无二的,我要好好保存下来。”拿着自己的专属作品,参与活动的少年开心不已。
科技探梦,木鸟“启航”
木制飞机为什么能飞?
飞机模型真的能回旋飞吗?
怎样能让飞机飞得更快、更远?
在老师的指导、协助下,少年们时而专注于自己的模型制作,时而与周围小伙伴交流探讨,兴致勃勃地通过动手拼装,构造自己的小小飞行器。
在一次次轻捻与按压中,空气动力知识穿插于少年们的指缝之间,一台台“空中飞骑”承载着少年之梦,精彩“亮相”。
学习非遗文化知识
感受动手实践的独特魅力
体会科学技术的强大应用
……
丰富有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北苑少年们的心间根植“传统文化”之脉,播撒“科学探索”之种,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作力。
2023年暑期已进入倒计时,北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将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动各类优势资源,持续深耕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助力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