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里创文明
要说我们马家堡嘉园二里社区,30年前可是咱北京第一代花园小区,有着38栋居民楼,在小区里遛弯跟逛公园似的,房前屋后都是绿地、花团锦簇,尤其到了夏天,别提多惬意了。社区里还有医院、学校、幼儿园,配套很完善。可是现在却成了老旧小区的典型,我们社区有30多个产权单位,因此导致了有5家物业公司管理。物业费低,干得不好,居民也不维护,到处堆物堆料,私搭乱建丛生,从绿地到自留地、圈地再到占地停车,各种问题愈演愈烈。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落差,小区矛盾层出不穷。
问题最严重的还得说是37、39号楼没有物业管理,之前的物业到期了没有续签,主要原因在于物业费太低,管理成本又高,物业不作为,居民就不交物业费,这便成了一个死循环。而这两个老楼,管道跑冒滴漏、墙皮脱落砸车、楼顶裂缝漏雨,生活问题接踵而至,天天有居民跑到社区投诉,拨打12345热线的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失管楼的管理难题,丰台区委、马家堡街道工委、社区党委三级合力,把脉问诊,要求通过政府扶持、居民自治等方法推进失管楼的物业服务工作,激发小区活力,从而带动整个社区的物业服务水平和自治水平。
社区从自治角度出发,搭建社区议事厅,邀请所有居民参加,引导居民自主选择物业服务。记得第一次召开议事会时,居民李阿姨激动地说:“我们家水管坏了,我们老两口都不会修,找谁谁不管,最后把地板都泡了。原来生活在这里被别人羡慕,那是幸福,现在生活在这里简直就是遭罪。今天,领导们、邻居们都在,咱可得把这个拖了几年的事儿给解决了。”旁边的小伙子赶紧搭话说:“就是就是,我这刚花好几百万买的房,没有物业没人管理,生活太不方便,这房价都得往下降。”社区书记赶忙安抚大家的情绪:“咱社区搭建这个平台啊,就是为了给大家反映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大家伙儿别着急,都有机会发言。”通过多次议事协商会议,先后与3家物业公司见面,居民提问,实地体验,比较物业价格,最终通过投票选定了一家物业。从个人到小组再到集体决策,就这样物业费从弃管前的0.64元提高到1.6元,每年四五百元涨到1200元左右,同意户数占85%,物业公布服务方案,居民、物业协商后共同签订了合约,居民终于看到了曙光。像这样,民议、民决、民办,不仅满足了居民对物业的需求,也让居民看到了参与社区问题解决的成效。
社区议事厅里广大居民一次次感受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也看到了改变老旧小区的希望。今年是丰台区创城的第一年,也是咱小区整治改变的一个契机,社区带领广大热心居民启动了“我嘉门前从我做起—轻整治计划”,把“从我做起”作为治理的第一步。面对群众投诉最多的环境问题,议事厅再次召开会议,召集了广大居民、党员和私搭乱建的住户,第四党总支书记王锦英首先发言,提出问题所在:“这两年咱丰台开始创城了,通过街道和社区的努力,已经拆除了一部分违建,刚种上的小树苗没人盯着,很快就被拔掉了,违建问题又恢复了,像这样,边种边拔,咱小区环境问题怎么解决?今天有违建的住户也都在,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小区,不要为了自己的一点方便破坏了小区的环境。创城是件大事,违建早晚得拆,别等着执法人员帮你拆,到时候还得罚你。今天在这里,我们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小区环境自己治理。”很多居民都附和道:“对,违建就得拆,公共区域是大家共有的,这政策都下来了,还有什么理由硬扛着。”
通过社区议事厅宣传创城要求,社区书记还带领着广大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居民家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做工作,动员居民自行拆除违建,前期社区环境治理的成果居民也都看在眼里,有所触动,最终同意拆除自家违建。违建拆除了,社区议事厅里,居民们又开始讨论起如何规划和建设小区环境。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居民们为了自家楼前的小花园忙活了起来,有力的出力,有技术的出技术,先后建起了“初心园”“同心园”“休闲园”“爱老园”等12个微花园。社区还为小花园配备了护栏和休闲座椅,硬件设施越来越便利,居民楼前成了会客厅。
如今,“议事厅”也成为了社区群众的办事厅、听证厅、咨询厅,根据群众诉求,街道出资将社区里2万平方米的环路人行道、1800平方米的中心花坛广场、700米的围墙翻修一新,社区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议事厅”这个民意的“连心桥”、聚拢基层的“好声音”、打开群众的“幸福门”,社区居民在共商、共治、共创、共享中,充分感受到文明城区创建带来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创城,从我做起”的理念,也随着“议事厅”这个传声筒,传递到了每个社区百姓的心间。
(马家堡街道 米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