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稻谷飘香。近日,以“康庄大道美稻香庆丰年”为主题的小丰营旱稻开镰文化季在稻香与欢声中拉开帷幕。这场集农事体验、非遗展演、田园美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不仅展现了乡村产业升级的丰硕成果,更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创新实践,为区域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当天上午,小丰营村1号旱稻田鼓声激昂、气氛热烈。村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嘉宾手持传统镰刀完成“第一镰”收割,宣告520亩旱稻正式开镰收割。稻田边的碾米机加速运转,饱满稻粒转眼间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散发出清甜米香。试吃区人头攒动,新米熬制的米粥香甜软糯,赢得广泛好评。
丰收的喜悦点亮了深植于土地的民俗记忆。“旱稻含香”大晒场成为了非遗与民俗的展示舞台,高跷巡游队伍身着彩装,在田埂与场院间穿梭,成为流动的民俗风景线。农产品造型展示区以创意陈列吸引着众多目光,用辣椒、玉米等农产品搭建出的各种造型栩栩如生,旱稻晾晒情景展演则生动再现了“收—晒—运”的传统农事环节,让人们感受到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稻香小筑内,“勤劳的小丰营人”摄影展精心布置,展现出小丰营村农民勤劳朴实、执着坚韧的性格。
同日,延庆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康庄丰收礼赞“康优品”秋实鲜货市集同步开市。禾亩润丰、北菜园等十余家本土优秀家庭农场带来了新米、苹果、蜜薯、有机蔬菜、特色花卉、新鲜蛋品、鸵鸟制品等琳琅满目的优质产品。线下市集人潮涌动,游客们穿梭其中,挑选着心仪的农产品。线上直播间里,村干部与青年志愿者热情带货,详细介绍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无缝衔接。
近年来,康庄镇紧紧围绕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对北方地区干旱特点,当地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重点引进和培育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的旱稻品种。去年,小丰营村率先整治撂荒地试种百余亩“旱香1号”,取得显著成效。今年进一步复耕全部闲置土地,将种植面积扩大至520亩,并引进“旱香2号”、克旱香、五彩旱稻米等16个新品种,形成多元化种植格局。这里的旱稻米香气浓郁、口感弹润,富含微量元素、肌醇与叶酸,具有低糖、低碳水特点,成为控糖人群的理想健康主食,既满足了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又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小丰营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军介绍,小丰营村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打造集生产销售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旱稻产业园。园区将依托旱稻大地景观,突出“一村一品”特色,打造四季可游的农事体验活动,持续吸引市民参与季节性农耕活动。
据悉,开镰文化季贯穿整个“国庆”假期。康庄镇围绕本次开镰文化季精心推出四场文艺演出,涵盖戏曲、歌舞、曲艺等多种形式。演出以自然为幕、以稻浪为景,为丰收盛宴增添浓郁艺术氛围。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农产品销售、劳务收入和民宿餐饮客流的提升,更增强了村民的认同感与参与度。活动期间,周边10余家民宿和家庭农场客流量显著提升,上万人次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我们以稻为媒,以文赋魂,通过‘开镰文化季’串联起农业、文化与旅游,尽显传统农耕文明的当代活力与产业升级的丰硕成果。欢迎大家来小丰营旱稻田打卡游览,体验碾米、品尝新米,探索旱稻迷宫,感受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的魅力,共度一段欢乐难忘的假期时光。”张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