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作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自1956年建校以来,共培养各项体育人才1万余人,斩获奥运冠军18人次、世界三大赛冠军100人次、亚洲冠军39人次、全运会冠军90人次,成为传承中华体育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阵地。
北京乒乓球队建队于1956年,期间共获得奥运冠军14人次,世界冠军69人次
坚持党建引领赛场建功,让拼搏身影成为文明涵育的鲜活载体。学校始终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四个重要”的指示精神作为政治任务,推动党建与竞技体育深度融合。巴黎奥运会上,我校运动员以“祖国至上”为信念,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奋勇争先、不负使命新,夺得3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其中涌现出了马龙、王楚钦、杨家玉、肖若腾等一批全国青年榜样,他们在赛场展现的爱国热情、顽强意志和高尚体育道德,既是党建引领下道德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更通过多元传播成为激励国人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让赛场成为精神文明创建的生动窗口。
田径队运动员杨家玉获得巴黎奥运会女子个人20公里竞走冠军
体操队运动员肖若腾获评全国青年榜样、北京青年榜样,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践行者
以党建赋能精神传承,用实践诠释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内涵。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道德建设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运动员培养全过程,引导运动健儿深刻认识“肩负国家荣誉”的政治责任。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以科学态度锤炼本领,以队友间的协作互助彰显集体精神,直面压力、勇克难关。这些实践不仅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鲜活诠释,更以榜样力量滋养精神文明建设,为树立行业新风注入了强大动力。
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乒乓球队运动员马龙、王楚钦在巴黎奥运会中夺得男子团体冠军
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以严作风保障重大赛事备战提质增效。聚焦国家竞技体育“633战略”,学校坚持以党建引领业务升级,将赛风赛纪、反兴奋剂教育等纳入党支部学习重要内容,推动“双优”训练模式、“双元”培养体系、“四优”人才队伍建设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通过党建引领下的作风建设,全校上下凝聚起“备战有我、使命在肩”的合力,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彰显了行业新风的鲜明导向。